贫血是指全身血液量减少或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减少的一种病理现象。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一种症状表现。青春期男女青少年,尤其是女青年患贫血病的很多。动物中各种家畜均能发生,尤以幼龄家畜多见。
如何判定有无贫血呢?最简单的办法是拨开下眼皮,看一看眼结膜的颜色,如果结膜颜色不太红甚至有些苍白,那证明患有贫血。不过,这只是初步印象,最可靠的是到医院抽血做血液检查。引起贫血的原因有四类,即营养不良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营养不良性贫血是指造血物质,如蛋白质、铁、铜、钴、维生素B、维生素B和叶酸中的任何一种缺乏时皆可引起的贫血。但多以缺铁性贫血为12多见。
失血性贫血是由于血管损伤引起出血,若出血量大时,就可以导致贫血。如外伤、手术、流产、分娩、难产过程中的急性出血或体内寄生虫病或胃溃疡引起的慢性出血。女青年发生贫血的另一个原因是每个月都要来一次月经,如果月经量过多,失血就多。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大量溶解破裂而构成的贫血。常见于某些血液寄生虫病和传染病(如锥虫病、梨形虫病)。某些溶血性毒物中毒(如汞、砷中毒,蛇毒中毒)、人与人之间不相合血型相互输血都会导致溶血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某些化学物质和药品(苯、磺胺、氯霉素等)以及放射线的作用,使骨髓造血机能障碍,红细胞生成减少而发生贫血。
贫血症应如何防治呢?青春期男女青少年正处在旺盛发育阶段,这个时期,必须有足够的营养来保证。如果吃的食物太单调,或者有偏食的坏习惯,营养成分不均匀,就会造成贫血,从而影响身体发育。所以应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肝、蛋黄、牛肉、羊肉、菠菜、苋菜等;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精肉、牛奶、鸡蛋、豆制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果在膳食里加醋,或吃些维生素C,也可以增加铁的吸收,防止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对产后母畜,要给予全价饲料,保证乳汁中有充足的营养,供给幼畜生长发育需要,并且幼畜要及时补铁,如内服硫酸亚铁片或肌肉注射铁钴针制剂。
对急性失血性贫血,如由于大动脉损伤,血液喷射状涌出,或者身体某部严重损伤,血液持续不断地流出时,应在送医院抢救前或路途中先采取必要的止血措施,如用细绳在出血部位的上方进行结扎,或用纱布、棉球压迫止血。对其他类型的贫血,应首先到医院查明原因并及早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