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属石蒜科。多年生草本,鳞茎卵圆形,外有褐色包皮。株高25~45厘米,叶基生,扁平带状线形。在直立的花茎的顶端着生膜质总苞片,内有花蕾数个排列成年形花序,花纯白色,有芳香,花被6片,基部合成筒状,为高盆状花冠,副冠金黄色杯状。常见栽培品种有单瓣和重瓣两类。花期露地栽培的为4~5月,室内栽培的为1~2月。
水仙原产于欧洲中部、亚洲西部和北非,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水仙为秋植球根类花卉,7~8月落叶休眠,在休眠期鳞茎的生长点进行花芽分化,秋冬生长,早春开花。因此要求冬季温暖而湿润的气候,或春冬季无严寒的环境条件。忌夏季酷暑,喜阳光充足,也耐半阴。对土质要求不严,除重粘土外,均能生长,但以肥沃、湿润、不积水的沙质土生长最好。
水仙为三倍体植物,因此不能产生种子,均靠分栽鳞茎上长出的小鳞茎(俗称“脚芽”)来栽培繁殖。脚芽栽种后逐年加大生长,一般需培养3~4年才能长成大鳞茎而开花。
水仙的观赏栽培作盆栽或水养。栽前将鳞茎置于日光下晒20多天,并将鳞茎上的干枯鳞片去掉,根部及表面要全部清理干净,然后放在浅盆中水养或栽于盆内。盆土不择,但要求排水良好,因鳞茎内贮藏有足够的养分,无需施肥亦能开花。鳞茎处理干净后水养时,每天换水1次,将鳞茎上的粘液冲洗干净,待叶丛长出后,用小石子把根系固定住,放在室内观花。观赏培养多于10月下旬进行,泡水后10天左右生根发芽,再过15天左右开始抽生花葶,抽葶半个月后即可开花,开花后最好庇荫养护。
蟹爪水仙是水仙盆景的艺术造型,是由普通鳞茎经过雕刻而成的。其方法是选取具有多数花芽的鳞茎,然后于鳞茎的一侧雕刻掉半部鳞茎的三分之二,小心切刻勿伤损露出的花芽和叶芽。然后浸水一昼夜,去掉切口粘液进行水养。当叶长至5~6厘米时,在距叶片顶端1厘米处自叶缘一侧,由上向下割到基部,割去部分,要上端狭些下端宽些,经过这样处理,新生的花茎和叶片均弯曲形似蟹爪,颇为别致美观。
水仙叶片潇洒清秀,花色洁白清香,用于花坛、花丛、切花都很相宜。盆栽水养以及蟹爪水仙更是室内案头的欣赏佳品。花具芳香,可提炼香精。鲜鳞茎具有清热消肿解毒之效,外治痈疱、肿毒及乳腺炎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