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侵柬战争

儿童资源网

越南侵柬战争

    最后被迫撤军的越南侵柬战争
    1978年 2月15日至1991年10月23日,越南为了实现其建立“印度支那联邦”的扩张野心,对其邻国柬埔寨( 1976年改名为民主柬埔寨,简称民柬 )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拼凑一个以越南为盟主的“印度支那联邦”,是越南蓄谋已久的地区霸权主义目标。
    早在60年代,越南就借口抗美救国战争的需要,在柬国内建立了越军“庇护所”和运输线。1975年越南抗美救国战争胜利后,越当局又在“特殊关系”的幌子下,加紧对柬、老的侵略扩张,遭到柬埔寨人民的强烈反对。
    1977年越南曾大举进犯柬埔寨,被挫败。但它没有罢休,反而变本加厉地蚕食柬领土, 不断进行军事挑衅, 并在越柬边境集结军队,准备更大规模的入侵。1978年12月25日,越军集中兵力,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冒险发动了对柬埔寨的全面入侵、企图速战速决,一举吞并柬埔寨。但在民柬三方武装力量的英勇抵抗下,侵柬越军梦想的“速决战”却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这次战争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978年12月至1980年 1月为越军大规模占领阶段。1978年12月26日,越军以20万地面部队、 600辆坦克和数百门火炮,在空、海军支援下,向柬埔寨发动全面军事进攻。至1979年 1月中旬,攻占了柬埔寨首都金边及全境主要城市、沿海岛屿和交通线。民柬国民军寡不敌众,部队从 8万人减少到 2万人,被迫采取“人民战争和以游击战为主”的战略方针,主动转移至西部边境地区,建立根据地,广泛开展抗越游击战争。
    1980年 1月至1984年 1月为越军对柬游击队根据地进行“扫荡”的阶段。越军占领柬大片国土后,民柬三方爱国力量沿柬泰边境建立了许多抗越游击根据地。越军集中兵力对民柬根据地逐点进攻,边进攻,边巩固,修战壕,派兵驻守;同时采取小股分散、连续“清剿”战术,对民柬武装进行大“扫荡”。民柬抗越武装则以西部边境解放区为依托,采取“三层作战” (山地丛林战、平原游击战、重要城镇周围袭扰战) 交错进行的战法,使抗越游击战争逐步从边境向内地发展,打破了越军一次又一次的旱季攻势和“扫荡”。
    1984年 2月至1989年 9月为越军从退却到撤军阶段。由于民柬爱国武装力量的壮大和游击战争的发展,越南侵略军在各个战场连遭沉重打击,损失巨大。仅在第 8个旱季作战中,民柬武装就毙伤越军2.6万人,拔除据点 336个,其中营以上据点57个。到1986年,越军已无力组织大规模作战行动,被迫从进攻、扫荡转为退却, 战场形势相对平静。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要求越南撤军的呼声越来越高,加之苏联对越南的援助又大量削减。在这种情况下,越南被迫于1989年 9月27日宣布从柬埔寨全部撤军。
    然而直到1990年,越南不仅没有撤军,反而增兵 2万去加强柬西北部马德望等城市的防卫。1991年10月23日,参加柬埔寨问题巴黎会议的 9国政府的代表和柬埔寨全国最高委员会的成员签署了 《柬埔寨冲突全面政治解决的协定》 和《关于柬埔寨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及其不可侵犯、中立和国家统一的协定》。这标志着持续了13年之久的柬埔寨战争,在国际社会的努力下,终于获得政治解决,使战火笼罩的柬埔寨国土上出现了新的曙光。按照协议规定,1991年11月14日,西哈努克亲王返回金边。1992年 3~ 5月,联合国驻柬临时机构、先遣团和约 2万名多国维和部队进入柬埔寨。维和部队陆续到位,使柬各方武装部队脱离了接触,基本完成了巴黎协定规定的第一阶段全面停火任务。从1992年 6月13日开始进入和平进程计划的第二阶段,即全面停火,裁减军队,为1993年自由大选,建立独立、自主、中立的新柬埔寨作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