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贞德

儿童资源网

“圣女”贞德

    法兰西“圣女”贞德(约 1412年~1431年)
    英法百年战争时期(1337~1453)法国女民族英雄,一译冉?达克。出生在法国东北部香槟和洛林交界处的杜瑞米村一个农民家庭。父母务农,笃信天主教,他们为人正直、勤勉、善良和坚强的性格,对贞德有很大的影响。百年战争中,英军占据了法国北部广大地区,并进而围攻通往法国南部的门户----奥尔良城,妄图一举吞并整个法国。当时,法国王太子查理及其宫廷对英军的进攻不知所措,因而法国处境危殆。宗教的虏诚和爱国的热忱,促使贞德关心战争的进程。在这关系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年仅 17岁的贞德挺身而出,于1429年初前往希农求见王太子查理,立下了率军解救奥尔良的军令状。王太子任命她为奥尔良救援军首领,并赐她军旗、战马和佩剑。
    贞德受命后,于 4月 27日身着铠甲、骑着战马,率领3000余救援军,赶赴奥尔良前线。4月 29日,贞德率援军出敌不意地突破英军包围,一举冲进奥尔良城,使全城军民士气大振。5月 4日,另一支法军也赶到了奥尔良。城内外正义之师会合后,更增强了全城军民抗敌的信心。5月 4日和 6日,英法军队先后在奥尔良附近的圣洛浦和自朗、奥格斯丁等地激战,贞德赶赴前线参战,法军士兵看到贞德,士气大振,奋不顾身地突入敌阵,迅速占领了以上据点。特别是在5月 7日夺取土尔斯堡的关键一战中,贞德率军出战,冲锋在前,英勇杀敌,胸前中箭,仍带头冲杀,经过苦战,终于击败英军,解了被英军围困达半年之久的奥尔良之围。人民为了表达对贞德的崇敬,称颂她为“奥尔良的女儿”。
    奥尔良大捷后,贞德率军东进,护送查理王子前往兰斯大教堂加冕登基。沿途势如破竹,连收复了包括兰斯在内的数座城市。一个英军守将在投降书中写道:“向世界最勇敢的女子投降。” 7月 17日,查理王子在兰斯大教堂正式加冕登位,被称为查理七世。8月 5日,查理七世同勃艮第公爵签订停战和约,对方答应 15天后交回巴黎。贞德认为这是勃昆第公爵的缓兵之计,决定夺回巴黎。9月 8日,她率军攻打巴黎,次日查理七世却下令撤军,并拆毁了通往巴黎的桥梁,致使她进攻巴黎的行动夭折。
    由于贞德声望日高,遭到贵族和廷臣的妒忌。1430年 5月,英军和勃昆第人为了巩固巴黎防务,又联合起来向兰斯一线进攻。贞德立即率军出征。5月 23日,在援救贡比涅的战斗中,因寡不敌众,被敌军包围。她仍奋勇杀敌,不幸被身边的叛徒拉下马后,当了俘虏。查理七世见死不救。贞德在敌人酷刑面前坚贞不屈,最后被教会法庭以“女巫”罪叛处火刑,于 1431年 5月 30日在卢昂广场的火刑柱上英勇就义,年仅 19岁。1456年 6月 16日,罗马教廷撤销了 1431年对她的判决,并将她列为“圣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