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之战
乘虚捣隙的姑苏之战
周敬王二十六年 (公元前494年),吴、越在夫椒一战,越惨败求和,才未亡国。越王勾践在吴被扣作人质三年,受尽羞辱。回国后励精图治,积蓄国力,一心灭吴,史有“卧薪尝胆”的故事。
越对外结好齐、楚、晋等国,采取各种办法麻痹吴国,怂恿吴国北上中原争霸,用以消耗其国力。吴王夫差恃胜而骄,没把越国放在眼里。三十六年在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打败齐国,三十八年又率全国精兵北上黄池(今河南封丘南)与晋会盟,仅派太子友率万人留守姑苏(今江苏苏州) 。越乘机攻吴。此时,吴国国力尚强,越怕吴军回救,待其远离国境后,始调集水兵 2000人,经过训练的士卒4万人,越王亲兵 6000人, 武将4人,于六月十一日分两路出发:一路由范蠡、舌庸率领从海道入淮,切断夫差退路;一路由畴无余、讴阳领兵一部为先锋;勾践自率大军跟进,从陆路袭击姑苏。吴太子友闻讯,急忙率兵至泓上 (今苏州西南郊) 抵御,因深感实力不足,主张坚守待援。但将领王孙弥庸骄傲轻敌,为报私仇,不听指挥, 擅自率 5000人出战。吴将王子地也领兵相助,击败了越军的先头部队,俘虏了畴无余、讴阳。
吴将因胜而骄,企图乘越军远途跋涉疲惫之时将其击败。乃留王子地守城,余皆出战。越王勾践率主力到达,两军对阵。越军士气高昂,以优势兵力一举将吴军击败,俘虏了太子友、王孙弥庸等将。越军乘胜进入吴都姑苏。这时,吴王夫差正在黄池与晋争霸,听得姑苏城破,太子友被俘,急忙回师。吴军长期在外征战,人困马乏又听得都城失守,军心涣散。夫差料难取胜,遂派太宰伯懿携带厚礼求和。勾践鉴于吴军精锐尚在,遂见好就收,同意议和,班师回国,伺机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