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申熙

儿童资源网

蔡申熙

    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蔡申熙
    徐向前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蔡申熙同志是红十五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对鄂豫皖红军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不仅具有战略家的胆识和气度,而且在历次战役战斗中机智果断,勇猛顽强,因而在红四方面军中有很高的威望。”蔡申熙(1906年?1932年)原名升熙,字旭初,1906年 2月12日生于湖南醴陵东乡花麦冲。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分配到黄埔军校教导团,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第一次东征。 1925年 7月,教导团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他任营长,参加第二次东征。 1926年蒋介石将共产党员排挤出第一军,他到第四军任营长,参加北伐。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奉命回乡组织农民武装。失败后到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任团长,参加南昌起义,任第二十四师参谋长。起义军失败后赴广州, 12月参加广州起义。 1928年春到上海,在中共中央军事部工作。随后他调任中共江西省军事委员会书记、吉安东固地区游击队第一路总指挥,曾培养和介绍罗炳辉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初调中共中央长江局任军委书记,不久到鄂东南指挥阳新、大冶和蕲春、广济、黄梅一带的武装斗争。10月,在黄梅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他任军长,率部西进,参加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反“围剿”。1931年 1月,所部和第一军合编为第四军,他任第十师师长,率部参加磨角楼、新集等战斗。在活捉敌师长岳维峻的双桥镇战斗中,他在前线指挥时右臂、左腿负伤。 5月,任彭(湃)杨(殷)军政学校校长。1932年 7月,任第二十五军军长。10月 9日在湖北黄安(今红安)河口战斗中身负重伤,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