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全球搜索救援系统
利用通信卫星而建立的全球搜索救援系统是近年来为解救因飞机失事和船舶遇难的幸存者所建立起来的一种专用的全球定位系统。自1982年苏联率先发射了用于搜索救援的人造卫星COSPAS—1号以来,全世界已有多颗用于救援任务的卫星升空。经过多年的试验运行,这种卫星已经成功地探测到190多起飞机失事和船舶遇难的准确地点,使4万多人“死里逃生”。
最早用于海上救援的是美国在70年代研制的一种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它利用部署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空的三颗同步卫星来提供全球的海事通信。太平洋上空的卫星把来自船上的信号传给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面站,大西洋上空的卫星把来自船上的信号传给美国肯尼迪州的地面站,印度洋上空的卫星把来自船上的信号传给日本的地面站。凡使用这种系统的船只都配备了卫星跟踪雷达,使船上的微处理机随时能与卫星保持联系。因此,一旦船只遇险就能很快确定它所在的海域,并及时营救。
为了能在全球范围内更迅速地了解失事或遇险者的准确位置,在80年代又研制了由多颗低轨道通信卫星组成的全球搜索救援系统。在这种搜索救援系统中,卫星的作用是转接从地球上任何一个失事地点发出的紧急求救信号。为方便搜索,救援卫星的运行轨道低于地球同步轨道,因此,每颗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105分钟。当地球自转一周,卫星绕地球动转约13.7圈,可将整个地球搜索一遍。
由于飞机和船舶上都携带有紧急位置无线电求救信标(紧急位置无线电发信机),当飞机或船舶遇难时,它们各自携带的无线电信标就会发出特定频率的求救信号,卫星收到紧急信号后,即可确定遇难飞机或船舶的准确位置,然后立即将其提供给有关的救援机构,从而可以对遇难者采取迅速的救援措施。
(5)卫星广播电视通信
人们大概不会忘记,在1992年夏季的那些紧张的日日夜夜,是卫星广播通信为我们提供了机会,使我们能够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来自巴塞罗那的奥运盛况,不仅“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赛场风云的变幻莫测,而且能“亲眼目睹”中国体育健儿勇夺金牌时的那种扣人心弦的紧张场面。今天,随处可见竖立在高楼顶上的银白抛物面卫星接收天线,是它们把卫星上转播的广播和电视节目带到你的家中,将大千世界的千变万化展现在你的面前。卫星广播电视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在卫星广播通信系统中,地面电视台的信号通过卫星地面站直接发射给卫星,再由卫星转发到另一个地方的卫星地面接收站,然后再送到各个用户。目前,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每个用户的电视机都可通过一种专用的家用卫星电视接收机,直接从卫星上接收电视广播了。这种由卫星直接转发电视信号的方式避免了以往电视信号在地面多次转发过程中,因高大建筑和山脉等障碍物所引起的信号反射造成的各种失真,使人们不必再为电视画面上出现的重影等干扰而发愁了。卫星广播电视及高清晰度电视机的普及,是未来广播电视技术朝着多样化和高质量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于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等间隔地运行着三颗通信卫星就能覆盖整个地球,因此对我国来说,一颗地球同步卫星就能使全国各地的亿万家庭都收到卫星转播的广播电视节目了。目前,由我国发射升空的亚洲1号同步通信卫星就定位在东经105.5度到116度间的印度厄西亚上空,它的天线波束覆盖范围北起蒙古,南至印尼北部以及中东和日本,包括38个国家和地区,人口达27亿,其中有我国的12频道。有了家用卫星接收机,普通的居民家庭都可以直接从亚洲1号卫星和我国发射的“东方红2号”卫星上直接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全套节目以及其它电视台播发的节目。1991年,在我国举办的第11届亚洲运动会上,就是利用卫星通信向五大洲的电视观众现场转播各项比赛的。各个赛场的精彩画面和现场解说先经过电视转播车的微波设备与380米高、号称亚洲第一电视塔上的微波机房沟通视频与电视伴音通道,并转送到中央电视台彩电中心,经过编辑后,将节目交邮电部门,经过长话大楼送往卫星地面站,按照各国的不同要求分别发往印度洋上空和太平洋上空的通信卫星,使这些国家的电视观众可以及时看到比赛的真实场面。
有了卫星广播电视,世界上任何地方所发生的重大新闻都能直接通过卫星迅速转发到世界各地。在海湾战争期间,一种超轻型的卫星通信设备在地面通信完全中断的情况下大显神通。1991年1月17日凌晨,巴格达的通信设施在空袭轰炸中遭到了严重破坏,使各国记者在传送新闻报导时遇到了极大的麻烦。美国三大新闻网(CBS、NBS和ABC)顿时成了哑巴。而一向不起眼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一名记者却在巴格达一家旅馆的阳台上,把电视摄像机伸向天空,通过这种超轻型卫星通信设备把漫天的火光和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传给了全世界。当时,美国F—117隐型战斗轰炸机投下的第一枚激光制导炸弹准确地命中通信大楼的电视图象就是由这种设备发布的,世界各地的电视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个记者用十字标线瞄准通信大楼拍摄下整个爆炸过程的设备形状如同一个旅行箱,内装有话筒、电视摄像机和处理图象信号的电子装置,以及一副抛物面型的天线。它携带方便,可直接将摄下的图象送上卫星,并通过卫星传给全世界。
卫星广播电视使人们成了名符其实的千里眼。1986年,美国对利比亚的整个空袭轰炸行动,都在数千公里之外美军最高指挥中心的大屏幕电视上显示出来。指挥官如同亲临现场指挥,调兵谴将。近年来研制的导弹电视就是把性能优越的大功率电视摄像机和发射机安装在弹头内,用运载火箭将其发射到预定的目标上空去完成侦察任务。电视摄像机拍摄的图可通过卫星送到指挥中心,使指挥部从接收到的画面中清晰地看到现场情况,从中获得有价值的情报。而专供近距离使用的电视炮弹,也是把微型摄像机和发射器装入弹头内,用炮弹发射到几十公里外的前沿阵地,当弹头到达目的地时,弹头自动起爆,将微型摄像机弹出,微型摄像机在随着降落伞旋转下降的同时,将周围的景物及人员的活动自动俯拍下来,同时把画面用无线电发射机传送回指挥中心,其作用丝毫不亚于一个出色的侦察兵。
(6)空间通信平台——未来的空间通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