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海军研究所在研究镍钛合金时,从仓库里领出许多弯弯曲曲的镍钛合金丝,进行加工拉直后,堆积在火炉附近。待他们要用时,一种奇怪的现象发生了,他们发现那些已被拉直了的合金丝又恢复到原来的弯曲形状。这一发现,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他们将镍钛合金丝弯制成“镍钛合金”字样,然后,将组成这幅字画的合金丝压缩成杂乱无章的一团。当加热这团合金丝时,只听见一阵“丝丝”的响声,那一团合金丝又渐渐重新变成了清晰的“镍钛合金”字样。
这种合金与一般金属不同,它像有生命的生物一样,具有较强的“记忆力”,能记住自己原来的形象。为什么无生命的合金材料也有记忆呢?原来,“记忆”的奥秘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它内部有一种特殊的可逆结构变化。记忆合金受到很大的外力作用时,内部的金属原子可以暂时留在这个位置上。这时,我们看到记忆合金改变了它的形状。如果把这变了形的合金加热,那么,金属原子由于获得了运动所需的足够能量,同时在原结构结合力的作用下,又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去了。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它又恢复了原来的形状。
如今,各国已研制成几十种有“记忆”能力的合金,这些合金具有“热记忆”或“冷记忆”特性,科学上,称它们为“记忆合金”。这种记忆合金用途很广,尤其在航天技术上得到了绝妙的应用。前些年,科学家用它研制出一种登月用的月球天线。它像一把撑开的大伞,占的空间很大。制成后,把它冷却到一定温度,施加外力,将它折压成小球一样大,装入宇宙飞船。把它送到月球上,在太阳光的强烈照射下,便恢复原来的形状,成了一架整整齐齐的半球形网状天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