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与寒山

儿童资源网

寒山寺与寒山

   寒山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城西约10里许的枫桥镇上,因唐代诗人张继曾写下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诗,而使寒山寺因之而名。这一诗很早就传遍日本,据清代俞曲园《新修寒山寺记》云:“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者。”寒山寺规以“昏晓二时鸣大钟一百零八声”来“觉醒百八烦恼之迷梦”。这一寺规后随鉴真和尚带到日本。现在,新年倾听寺庙百八记钟声,已成为日本人民的风俗,传说除夕之夜聆听古刹钟声能消除头脑中一百零八桩忧愁烦恼之事。即所谓“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

    “寒山寺”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建于梁代。唐初有诗僧寒山、拾得来住持此寺,后来寺遂因人名。据传寒山是文殊菩萨化身,拾得是普贤菩萨化身。寒山生于公无766--779年间,真实姓名不知,其人“状如贫子,桦皮为冠,布裘破弊,自乐其性”。有诗集300多篇传世。诗句平白如话,但却寓有深刻的佛理禅机,对后世影响很大,历代的佛徒禅师都很喜欢引用他的诗句。

    日本著名小说家森鸥外根据《寒山寺文诗集序》的内容写了一篇短篇小说,而被称为佳作;英国则有亚瑟?魏雷、华特生、加里?史奈德等人编寒山诗的选译本;斯里尔?波兹编的《中国文学作品选》收进了寒山的诗24首,而对有些重要作家的作品却一篇也未收;披头士的重要小说家克洛珂的长篇小说《法丐》则在扉页上写着“献给寒山”!

    50年代至现在,美国到处是“寒山热”。一些长发赤脚、衣衫褴褛的披头士、嘻皮士把寒山当偶像崇拜,吟咏寒山诗句,模仿寒山的狂放形象。史奈特记述了这一“寒山热”的盛况:“寒山成为不朽人物,今天在美国的穷街陋巷,无业游民的露营地,以及伐木场的帐篷,你时时会碰到他们。”前两年在西欧流行时髦服装“百补衣”就是“寒山精神”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