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

儿童资源网

颐和园

    颐和园是以湖光山色著称的我国古典名园,面积达290公顷(4305亩),其中水面约占3/4。整个园林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精致的建筑。山脚下建了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练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颐和园原是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公元1750年,乾隆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今名,作消夏游乐地。到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解放后不断修缮,才使这座古老的园林焕发了青春。

    这座巨大园林依山面水,昆明湖约占全园面积3/4。但它的水面并不单调,除了湖的四周点缀着各种建筑物外,湖中有一座南湖岛,由一座美丽的 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在湖的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优美的桥。

    颐和园里有许多景点是效法了江南园林的一些优点。如谐趣园就是仿无锡寄畅园建造的;西堤,是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建造的。

    颐和园前山的正中,是一组巨大的建筑群,自山顶的智慧海,往下为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在中轴线的两边,又有许多陪衬的建筑物。顺山势而下,又有许多假山邃洞,游人可以上下穿行。

    颐和园的大门叫东宫门。以东宫门内的仁寿殿为中心的一组建筑物,是当时的政治活动区。

    在颐和园里,共有各种建筑3000多间,几乎集中了所有古代建筑形式,亭台楼阁、殿堂厅室、廊馆轩榭、塔舫桥关,应有尽有,除了木建筑以外,还有铜铸、石砌、琉璃镶嵌等。高41米的佛香阁,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项目。全部登上佛香阁,周围数十里景色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