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式纪年法

儿童资源网

圆式纪年法

    圆式纪年法是在选定纪年的起始之后依次记载周而复始,以至无穷。古希腊在伯罗奔尼撒半岛每四年举行一次奥林匹亚运动会,西西里史学家提迈俄斯开始采用奥林匹亚纪年,以公元前776年的第一次运动会为纪元,如有的文献记载亚历山大死于公元前323年时,称为第114次奥林匹亚第二年。

    中国古代术数家以12种动物来配12地支,最早见于王充的《论衡》一书。后来有12生肖或属相,因而有生肖纪年。也有改以十地地支来纪年的。

    岁星是太阳系中的木星,中国古代天文学者认为岁星12年绕天一周,因而把黄道附近的一周天等分为12次,即星纪、玄枵、?皆、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岁星运行至何次,即以该次的名称命年,是为岁星纪年。如《国语》说:“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

    在战国时代为了以北斗众星的斗柄所指方向确定季节,把天空沿赤道自东向西等分为12辰。并假想一个天体岁阴(又名太阴、太岁)运行方向与岁星相反,但也以12年绕天一周,又给12辰定出相应的岁名。以岁阴所在的负名纪年称为岁阴纪年。如《吕氏春秋》说:“维秦八年,岁在?滩。”

    秦汉之间,历学家又取了10个岁阳与天干对应,相配组成60个岁名用于纪年,这就是太岁纪年。

    干支纪年,天干又称干或母,以天象金木水火上这五行各有阴阳,合为10数;地支又称支或子,以地象阴阳风雨晦明这6气各有刚柔,合为12数。干支依次组合共为60个,称为一元、六十甲子或花甲子。干支早在殷商时代就用以纪日,西汉太初之后开始纪年,至东汉元和年间颁行四分历,正式用以纪年。干支相传由黄帝创立,所以干支纪年以黄帝元年(公元前2697年,与黄帝即位起算的黄帝纪年差一年)开始的60年为第一回,称上元,其次为第二回,称中元,再次为第三回,称下元;再往复顺推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