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天文数字--尼尼微常数

儿童资源网

奇妙的天文数字--尼尼微常数

    有关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的情况,我们是在18、19甚至20世纪才知道。然而一个奇妙的天文数字却证明,人类在6万多年前对太阳系的全部行星就已了如指掌了。这个数就是尼尼微常数。

    尼尼微常数是在古老的苏美尔人居住过的埃及库云底亚克山的山洞里发现的,它是一道计算题70连续7次乘以60的积;195950200000000只是个 15位数,而计算技术最发达的古希腊也只能计算出5位数。可见距今3000多年历史的苏美尔人是个智力相当发达的民族。据说他们有十分丰富的天文知识,他们绘制的星星形状与现代人所画的几乎完全一样;所掌握的月球自转周期与我们凭借精密仪器观察所得的结果只差 o.4秒;确定一个阳历日为  8640O秒也与今日相同(24×60×60)。尼尼微常数恰恰等于2268000000个86400秒,大约为600多万年。我们知道,地球两极轴心的位置每天都在移动,每隔26000年左右,即9450000天,它又回到原来的位置,这种天文现象叫“岁差”。3000多年前智慧的苏美尔人就已有了“岁差”这个概念,2268000000天正好为240个岁差。

    人们还发现,太阳系内各行星、卫星以及某些彗星的公转期、会合期都是尼尼微常数的约数。用尼尼微常数与太阳系各行星的会合次数相除,不仅可以除尽,而且所得这些行星的公转期与今天的基本相同:水星88天,金星 225天,火星678天,木星4333天,土星10759天,天王星30684天,海王星60189天,冥王星90967天,人们不禁发问,这个揭示了太阳系秘密的神奇数字真是苏美尔人的杰作吗?它究竟是何时的产物?

    我们知道,一个回归年相当于365.2422个阳历日,如果用2268000000天除以此数,便得出6249578个回归年。再用2268000000天除以这个回归年数,得出一个回归年为365.242211天,与我们今天所用的365.242199这个更精确的数字相比,得知其年误差率是0?000012天,即 l?0367秒。我们又知道,回归年平均每天缩短0.000016秒,所以用年误差1.0368秒除此数,便推算出了这个尼尼微常数是在64800年前问世的。这无疑说人类早在6万多年前就已相当发达,掌握了太阳系的诸多秘密,就拿1930年我们才发现的冥王星来说,6万多年前人类竟早已知道了这颗星。因为尼尼微常数 2268000000天正好是冥王星公转周期90720天的25000倍,岁差的240倍。

    如果这个尼尼微常数推导出来的人类文明真是开始于6万多年前的话,岂不是跟我们传统的进化论相悖了吗?如果不是,尼尼微常数又做何解释?数字游戏的巧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