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的法学教授

儿童资源网

生气的法学教授

  前不久,一位在某校任法学教授的大学同学,向我讲述了一次不愉快的网络购物。

  不久前,这位教授通过国内某大型电子商务平台购买了一箱价格为96元的进口牛奶,店家在产品介绍中写明生产日期为2016年4月。但是,当收到货物后,却发现牛奶盒顶部标明生产日期是2015年7月。愤怒之余,教授决定退货。

  教授没想到,退货过程如此坎坷,以至于整个维权过程中如果稍有退让之心,便会功亏一篑。起初,商家称“没过期就喝吧,给你便宜点”,后又以牛奶已经渗漏、影响二次销售为由拒退货款。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经过十八天争辩、数百次电话投诉后,货款终于退回了。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在依照约定应当由店家承担的运费的退回上又遭遇麻烦。为此,教授不得不再一次锲而不舍地投入抗争。最后,二百来元的损失费用才算全部得到补偿。

  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教授有点小题大做,不必为区区二百来元钱而大费周折。教授却认为,如果面对店家的欺诈,人们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姑息迁就,则必然会助长市场上的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行为,使其更加肆无忌惮、得寸进尺,最终大家必然都难逃厄运。

  教授的话给人以启发。的确,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网上各种商业欺诈行为也像野草一样四处蔓延。过去只在媒体上看到的许多骗人花样,现在许多熟人也都陆续亲身领教了。我想,除了监管不力、制裁不严之外,这肯定与大部分消费者妥协退让、委曲求全有一定关系。

  许多消费者在网上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时,往往由于数额不大而放弃追讨,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即使投诉,大多也是浅尝辄止、知难而退。一些网络商家就是利用了消费者这种怕折腾、怕麻烦的惰性心理,肆无忌惮地采取五花八门的手段欺诈消费者,遇到退货者便不断忽悠、拖延,使大多数消费者疲惫不堪、望而却步。

  看着这位教授同学的气愤表情,我不由的想起了当时在台湾中央大学作客座教授的龙应台女士的一篇文章“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在这篇文章中,龙应台对在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中逆来顺受的台湾人大声疾呼:“你今天不生气,不站出来的话,明天——还有我、还有你我的下一代,就要成为沉默的牺牲者、受害人!”

  龙应台所描述的台湾曾经发生的情景,目前正在大陆一幕幕上演。希望更多的人能像我的这位教授同学一样,对一切商业欺诈,哪怕一丝一毫,都要抗争到底,绝不给不良商人以可乘之机。只有这样,才能为一个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营造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