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把国际象棋称为“王者之弈”,纵观国际象棋史,可以发现此话不无道理。历史上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都和国际象棋有密切的关系。
7世纪时,波斯有一位国王曾说过:“无法想象,一个不会下棋的国王如何能够治理好一个国家。”此话未免夸张,但足见当时波斯王族中博弈之盛。
俄国沙皇伊凡雷帝尤其酷爱国际象棋,传说他当年是死在棋盘上的。另一位沙皇彼得大帝戎马一生,东征西讨,但他所到之处总忘不了随身带一副名贵的国际象棋。拿破仑也是下棋成癖,登上皇位后依然时常忙里偷闲,跑到巴黎一家著名的咖啡厅杀上几盘。即使在他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后,仍不改这点爱好,只是他终究未成为国际象棋大师,使他引以为憾。
国际象棋同样吸引着许多革命家。18世纪末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家马拉和罗伯斯庇尔都是象棋高手。马克思也常和自己的密友德穆特等人相对而坐,厮杀一番。列宁从青年时代起就酷爱下棋。他的哥哥回忆道,列宁常常在循环赛中淘汰众多的棋手,直至和国际象棋大师对垒。有一次他竞杀到72了特级大师萨马的对面。
斯大林也是从小就喜欢下棋。他通常把下棋看作智力游戏,通过它达到积极休息的目的。1926年,前苏联的许多报刊报道了斯大林和当时的政治保安局头目叶若夫对垒获胜的消息。
事实上无论是指挥千军万马的统帅,还是一国之王,到了棋盘对弈时,都是平等的对手,战场上凭实力和智谋定输赢;棋局上也一样。拿破仑的外交大臣塔列朗常常奉旨对弈,把拿破仑杀得溃不成军。拿破仑输了棋,发起急来,至多把棋子一摔了事,从不迁怒于对手或借机惩罚他们。列宁下棋非常认真,因而不大喜欢和“轻量级”对手较量。他喜欢迎接挑战,棋局越是激烈,越是困难,越能激发他的兴致。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回忆说,有一次,列宁和著名的棋手勒柏辛斯基进行国际象棋通讯赛,夜里睡着了,他还说梦话:“他要跳马,我就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