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围棋,相传起于尧、舜时代,盛于六朝。唐、宋、元、明,名手辈出,至清尤称极盛。现今,围棋仍在以其亘古如斯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们。
围棋的传播、发展,离不开棋谱的编撰和出版。历代围棋高手曾撰有许多棋谱,但因年代久远,加之藏书家偏重经史,对于一般艺术著作每不措意,故古谱虽多,大多湮没不传。现存唯一的宋刻本棋谱,乃是南宋初年刊行的《忘忧清乐集》。今藏北京图书馆善本部。
《忘忧清乐集》为宋徽宗时棋待诏李逸民编辑的一部棋书。扉页引宋微宗(赵佶)御制诗“忘忧清乐在枰棋(枰棋指棋盘)”语,即以此为书名。书分三卷,图文并茂,意趣盎然。书中包括文字和技术图谱两部分。上卷首列理论性文字《棋经十三篇》、刘仲甫《棋诀》、张靖《论棋诀要杂说》等三篇,次载历代对局谱,如“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图、晋武帝诏王五子弈棋局”图等。中卷载古代边角定式,即古代流行的棋式。下卷载棋势--局部手段和死活题。其中颇多巧妙着法,如“高祖解荥阳势”、“三将破关势”、“独飞天鹅势”等。
《忘忧清乐集》最早为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收录,后散佚。清初钱遵王一度见其残本,以后又下落不明。今藏于北图的宋本《忘忧清乐集》,为清嘉庆间顾珊“试饮堂”旧藏,后为黄丕烈所得。黄氏重新装潢此书,并作一道长跋,盖以“尧圃”朱印。黄氏晚年,所藏之书星散殆尽。此书为长洲汪士钟所得,藏于艺芸精舍,后辗转经何绍基、金仁甫等,又为常熟瞿启甲得,藏于铁琴铜剑楼。最后,经由上海丁福保先生珍藏。丁氏解放后将此书捐赠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