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在画竹子前,心里已有了完整的竹子形象,作画时就得心应手,比喻做事之前已有全面的设想和安排,已经很有把握。它出自《宋史·文同传》。
文同,字与可,是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尤其擅长画墨竹。他十分爱竹,在住宅周围栽植了许多竹子。平时他注意观察、琢磨竹子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变化,在各种气候条件下显现的风骨和神韵,因而对竹了如指掌,闭上眼也能清晰地想象出竹笋竹枝竹叶在不同情况下的生动形象。所以他画的墨竹,潇洒清秀,形神兼备;画墨竹时,也是一气呵成。他的好友晁补之赠诗夸赞他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样,就形成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