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必取其一
近义词:二者必居其一反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两种选其一
解释: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两种方针:放还是收呢?二者必取其一。”
二者必居其一
近义词:二者必取其一反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两种选其一
解释:居:占。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下》:“前日之不受是,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居一于此矣。”
例子:《毛泽东选集·中共发言人评南京行政院的决议》:“而如果要谈判,则只有取消这个毫无理由的‘决议’,~。”
谜语:双人合铺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带学生去齐国,提了建议不被采纳就离开齐国,齐王送他100金,他推辞不受。而到了宋国却接受70金,到了薛国接受50金。学生陈臻对此不解,这两种行为对错二者必居其一。孟子耐心地分析当时的具体情况,陈臻认为有道理
爱国一家
用法:作定语;指人爱国
解释:热爱祖国,像一家人
出处:《人民日报》1958.10.11:“都本着‘爱国一家’的原则,采取既往不咎的态度。”
自树一帜
解释:〖解释〗比喻单独建立一种风格、体制、派别或力量等。
出处:〖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率皆攻排诋呵,自树一帜,殊可笑也。”
例子:〖示例〗其于诗也,虽以余事及之,然亦欲求于古人之外,~。★清·黄遵楷《〈人境庐诗草〉跋》
自出一家
解释:〖解释〗指在某一方面的学问或技术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做法,能自成体系。
出处:〖出处〗《魏书·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例子:〖示例〗尤喜作墨鬼、钟馗等画,怪怪奇奇,~。★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元朝》
中流失舟,一壶千金
解释:〖解释〗壶:匏:一种瓜,形似葫芦,佩带在腰间可以渡河,南方称为腰舟。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宝贵。
出处:〖出处〗《鹖冠子·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物使然。”
例子:〖示例〗顾柳子既遭斥,不得一有力者推挽,韩子惜之,则~,固韩柳之所同悲矣。★清·黄式三《读柳子厚集》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解释:〖解释〗指聪明人对问题深思熟虑,也难免出现差错。
出处:〖出处〗《旧唐书·宇文融传》:“臣闻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愚夫千计,亦有一得。”
政令不一
解释:〖解释〗发出的命令不统一。形容军务或政务混乱。
出处:〖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帅贱多宠,政令不壹。”《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例子:〖示例〗时~,诸蛮怨望,并谋背叛。★《晋书·应詹传》
一掷乾坤
解释:〖解释〗指以天下为孤注之一掷。乾坤,天下。
出处:〖出处〗语出唐韩愈《过鸿沟》诗:“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一叶落知天下秋
解释:〖解释〗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出处:〖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