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后的成语

儿童资源网

有关后的成语

  鞍前马后

  拼音:ānqiánmǎhòu简拼:aqmh

  用法:联合式;作状语;形容跟随某人

  解释: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出处:王树元《杜鹃山》第五场:“鞍前马后跟你跑,出生入死为你干。”

  例子:~跟你跑,出生入死为你干。(王树元《杜鹃山》第五场)

  巴前算后

  拼音:bāqiánsuànhòu简拼:bqsh

  近义词:思前想后

  解释:思前想后,反复考虑。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9卷:“劳生忧忧,巴前算后,每怀不足之心,空白了头,没用处,不如随缘度日的好。”

  跋前踕后

  拼音:báqiánjiéhòu简拼:bqjh

  解释: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罗邺》:“而跋前踕后,绝域无聊,独奈其命薄何?”一本作“跋前疐后”。

  跋前疐后

  拼音:báqiánzhìhòu简拼:bqzh

  解释: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宋·陈亮《谢罗尚书启》:“直情径行,视毁誉如风而不恤;跋前疐后,方进退惟谷以堪惊。”

  跋前踬后

  拼音:báqiánzhìhòu简拼:bqzh

  近义词:进退维谷、进退两难、左右为难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进退两难

  解释:跋:踩;踬:被绊倒。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唐·韩愈《昌黎集·进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例子:无事之时,望影藏匿,~,日不聊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

  背前面后

  拼音:bèiqiánmiànhòu简拼:bqmh

  解释:指或当面或背后。

  不顾前后

  拼音:bùgùqiánhòu简拼:bgqh

  解释:比喻毫无顾忌。《红楼梦》一二○回:“不是说句不顾前后的话:当初东府里太爷,倒是修炼了十几年,也没有成仙。这佛是更难成。”

  搀前落后

  拼音:chānqiánluòhòu简拼:cqlh

  解释:抢前落后,不整肃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9回:“贾政便也生气,说:‘往常还好,怎么今日不齐集至此?’抬头看那执事,却是搀前落后。”

  超前绝后

  拼音:chāoqiánjuéhòu简拼:cqjh

  解释:谓超越前人,以后也无一可相比。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绝后光前”李善注引《晋起居注·安帝诏》曰:“元功盛德,超前绝后。”《野叟曝言》六九回:“飞娘咋舌惊叹道:‘天下有这等奇烈女子,守节不变,犹人所能,至宁死而不显,婆婆之失,则真可超前绝后矣。’

  惩前毖后

  拼音:chéngqiánbìhòu简拼:cqbh

  近义词:小惩大诫反义词:重蹈覆辙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吸取教训以后小心

  解释: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出处:《诗经·周讼·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例子:唐总理~,实不欲再当此任,只是需款甚急,又不好不硬着头皮,出去商办。(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回)

  光前绝后

  拼音:guāngqiánjuéhòu简拼:gqjh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比喻事情做得干净利落

  解释:比喻事情做得干净利落,不留痕迹。

  出处:宋·楼钥《跋刘杼山帖》:“平生富藏名流翰墨,而独谓杼山先生之书光前绝后,尤秘宝之。”

  例子:小人的事都在节级肚里,今夜晚间只要~。(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二回)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