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罪俱罚
拼音:èrzuìjùfá简拼:ezjf
近义词:二罪并罚反义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解释:罚:处罚。前后两桩罪过一并处罚
出处:元·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二折:“赢了将功折过,输了二罪俱罚。”
例子: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回:“你既上界违法,今又不改凶心,伤生造孽,却不是~?”
二者必取其一
拼音:èrzhěbìqǔqíyī简拼:ezbqq
近义词:二者必居其一反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两种选其一
解释: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两种方针:放还是收呢?二者必取其一。”
二意三心
拼音:èryìsānxīn简拼:eysx
近义词:三心二意、三心两意反义词:全心全意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不专心
解释:形容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或意志不坚定
出处:元·杨梓《豫让吞炭》第四折:“你道顺德者吉,逆天者凶,我怎肯二意三心,背义忘恩,有始无终。”
二旬九食
拼音:èrxúnjiǔshí简拼:exjs
近义词:反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解释:旬:十天。二十天中只吃九顿饭。形容生活极端困苦
出处:西汉·刘向《说苑·立节》:“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
二卵弃干城
拼音:èrluǎnqìgānchéng简拼:elqgc
近义词:反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用人
解释:卵:鸡蛋;干城:捍卫者。比喻因人有小的过失而忽略他的大节
出处:《孔丛子·居卫》:“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
例子:明·张凤翼《红拂记·奉征高丽》:“似娘儿,~,救张苍幸藉王陵。”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子思向卫君举荐苟变为将。卫君也晓得苟变是个将才,但因为他在一次征赋时曾经吃过百姓的两个鸡蛋,所以没有任用他。子思说用人应该“用其所长,弃其所短”,不能因为吃过别人的两个鸡蛋而放弃大将之才
二帝三王
拼音:èrdìsānwáng简拼:edsw
近义词:三皇五帝反义词:
用法:作主语、定语;指古代的帝王
解释:二帝:唐尧、虞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指古代帝王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昔在二帝三王……财足以奉郊庙、御宾客,充庖厨而已。”
例子: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如吾徒者,宜当告之以~之道。”
二道贩子
拼音:èrdàofànzǐ简拼:edfz
近义词:贩夫贩妇反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小贩
解释:指非法地买进卖出商品以获利的商贩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13章:“人民币魔力无边,只要肯出高价,二道贩子手里有的是软卧票。”
例子:王朔《一点正经没有》:“好的~是两头在外的~。”
谜语:小贩
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拼音:yīfóchūshì,èrfóshēngtiān简拼:yfcsefst
解释:〖解释〗死去活来之意。出世,生;生天,死。
出处:〖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合家见防御说得伤心,一齐号哭起来。直哭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连崔生也不知陪下了多少眼泪。”
一是一,二是二
拼音:yīshìyī,èrshìèr简拼:
解释:【出处】清·俞万春《荡寇志》第80回:“遂把那杨腾蛟怎样写亲供,刘二怎样勒掯,小人等不依他,又恐怕被他连累,一是一,二是二的都说了。”【解释】形容说话老老实实,毫不含糊【示例】曹禺《原野》:“~,我问出口,你就得说,别犹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