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成语(2)

儿童资源网

关于读书的成语(2)

  39、却客疏士:却:拒绝;疏:疏远;客:外来人;士:读书人。比喻囿于地方观念,不用外来的人,也不用有才能的人。指妒贤嫉能。

  40、舌战群儒: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41、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42、枕典席文: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43、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44、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45、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46、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47、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48、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49、囊萤积雪:囊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50、博览五车: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51、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52、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53、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54、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55、囊萤照雪: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56、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57、下帷攻读:下帷:放在室内悬挂的帷幕,表示与外界隔绝。比喻专心读书。

  58、处士横议:处士:古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横议:放肆地进行议论。没有做官的读书人纵论时政。

  59、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形容人数众多,处境贫寒的读书人。也比喻贫寒之士失去依靠。

  60、士穷见节:士:读书人;穷:困窘;节:节操。读书人在困境中才能看出节操来。

  61、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62、文弱书生: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63、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64、废书而叹:废:放下。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发出感叹。形容读书时对其内容有所感触而置书兴叹。

  65、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66、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67、暮史朝经:史:指历史书籍;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68、三绝韦编:韦:熟牛皮。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刻苦。

  69、轻财重士:轻视钱财,重视读书人。

  70、七行俱下: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71、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72、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73、五行俱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74、匡衡凿壁: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75、春诵夏弦: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76、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77、目不识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78、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