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

儿童资源网

节日


这北京大名府是河北头一个大群冲要去处,却有诸路买卖,云屯雾集;只听放灯,都来赶趁。在城坊隅巷陌该管厢官,第日点视,只得装扮社火;豪富之家,各自去赛花灯。远者三二百里去买,近者也过百十里之外,便有客商,年年将灯到城货卖。家家门前扎起灯栅,都要赛挂好灯;巧样烟火;户内缚起山棚,摆放五色屏风炮灯,四边都挂名人书画,并奇异古董玩器之物;在城大街小巷,家家都要点灯。大名府留守司州桥边,搭起一座鳌山,上面盘红黄纸龙两条,每片鳞甲上点灯一盏,口喷净水。去州桥河内周围上下点灯,不计其数。铜佛寺前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青龙一条,周围也有千百盏花灯。翠去楼前也扎起一座鳌山,上面盘着一条白龙,四面点火,不计其数。(施耐庵 罗贯中:《水浒全传》第823页)

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绵纱罗叠成干旄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头,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 ,花树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曹雪芹  高鹗:《红楼梦》第314-315页)

广场南边是给一般平民消遣作乐的地方。手摇风琴的音调跟喇叭声和成千上万人群的喧哗声交织在一起。他走到人群里,好象走进一股突然卷来的潮水里一样。一长排秋千象巨大的钟摆一样,在左右地摆荡。后面另一排是些在迅速旋转着的旋转木马,支起的篷帐是用五颜六色的条子布做的。第三排是绿色的、红色的和黄色的杂耍场,门前挂着颜色非常刺眼的图画,顶棚上露出(同样地刺眼)穿得花花绿绿的怪手,或是非常大的洋娃娃。广场当中竖着两根高高的杆子,正好有些竞争者在爬杆,向那套挂在杆子上的大礼服和那在上面摆荡着的、值几人卢布的表爬上去。([波]普鲁斯:《傀儡》第188-189页)

试想那一条宽阔华丽的高碌街,从头到尾都耸立着巍巍的大厦,阳台上悬挂着花毯,窗品上飘扬着旗帜,在这些阳台上和窗口里,有三十万看客--罗马人、意大利人,还有从世界各地来的外国人,都是出身高贵,又有钱,又聪明的三位一体的贵族。可爱的娘儿们也被这种场面感动得忘了形,或倚着阳台,或靠着窗口,向经过的马车抛撒五色碎纸,马车里的人则以花球作回报。整个天空似乎都被落下来的五色碎纸和抛上去的花朵所遮黑了。街上挤满了生气勃勃的人群,都穿着奇形怪状的服装--硕大无比的大头鬼大摇大摆地走着,牛产头从人的肩胛后面伸过来嘶吼,狗被挤得直立起来用两条后腿走路。在这种种纷乱嘈杂之中,一只假面具向上揭了一下,而象卡洛的《圣安东尼之诱惑》里所作的那样,露出了一个可爱的面孔,你本来很想钉梢上去的,但忽然一队魔鬼把你俩和她冲散了,上述的一切可以使你对于罗马的狂欢节有一个约略的概念。([法]大仲马:《基度山伯爵》第492-493页)

村里每一个成年人似乎都在用身体诉说自己的心事。在那些又蹦跳、又旋转、又扭摆的人们中间,有些人脸上戴着面具。当昆塔看见年老而结实的尼奥?博托也在其中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尼奥?博托一忽儿尖声狂叫,张开了两手在眼前急速翻舞,一忽儿又好象看到了什么吓人的东西东歪西倒地步步后退,他一把抓住一头假想的走兽,向着空中中拳打脚踢,直到自己累垮在地。
……他也看到了那些曾听说是比尼奥……博托还年老的人也走出了茅屋,他们两腿瘦骨嶙峋,步履蹒跚,他们布满皱纹胳臂上下摆动着,他们对着阳光眯 起挂着粘液的双眼,也一摇一摆地跳上几步舞。
当昆塔发现他自己的父亲时,不禁睁大了双眼。奥摩罗把膝盖抬得老高,脚在地上蹬起尘土。他尖声叫喊,朝后挺直了身子,抖动着浑身肌肉,然后又突然向前猛冲,捶打自己的胸部,并一次又一次地从地面跃起,在空中扭转身体,落地时嘴里发出重重的哼哼声。
冬冬的鼓声似乎不仅响在昆塔耳中,而且也在他的四肢中悸动。几乎是毫不自觉似的,又好象是在梦幻之中,他觉得自己的身体也开始抖动,他的两只胳臂也开始挥舞了。不一会儿,他就不再注视其他人而同他们一道又叫又跳了。跳到最后,他也精疲力竭,一跤摔倒在地上。([美]哈利:《根》第39-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