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言警句

儿童资源网

古代名言警句

  一、以民为本篇

  1.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

  2.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3.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

  4.制国有常,利民为本。——司马迁

  5.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也。——王安石

  6.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朱熹

  7.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黄宗羲《原君》

  8.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

  二、勤俭节约篇

  1.静以养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资治通鉴》

  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4.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5.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6.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7.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

  8.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

  三、廉洁从政篇

  1.执政以廉为本,为官以勤为先。

  2.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3.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4.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

  5.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如鸿毛。

  6.心正则廉洁,身正则刚直,行正则威严。

  7.为政不贪,头顶蓝天;为政不廉,利剑高悬。

  8.戒贪,求心安理得;慎行,为正人君子。

  四、公平正义篇

  1.有公心,必有公道。——杨泉

  2.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吕坤

  3.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是谓大同。——康有为

  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5.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傅玄

  6.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朱熹

  7.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苏轼

  8.一言正,天下定;一言倚,天下靡。——《艺文类聚》

  五、忧患意识篇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2.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4.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5.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易经》

  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7.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汉书》

  8.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离娄下》

  六、践行篇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2.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儒效》

  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

  4.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家语·困誓》

  5.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

  七、理想信念篇

  1.夫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有志者事竟成。

  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八、治学篇

  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