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心,似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明·洪自诚《菜根谭》君子之心坦荡可解。
●无言暗室何人见,咫尺斯须已四知。--唐·周昙《杨震》无言:不要说。暗室:比喻暗中。咫尺:喻距离极近。斯须:一会儿。四知:指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任何事情都无法掩人耳目。
●怜此皎然质,无人自芳馨。--唐·白居易《咏牡丹》怜:怜爱。皎然:洁白。
●兰在幽林亦自芳。--唐·刘禹锡《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纻兼竹书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贝兄》兰:香草名。幽林:僻静的山林。比喻人在独处时也要保持高洁的品质。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礼记·中庸》在人看不到的地方也常警惕谨慎,在人听不到的地方也常唯恐有失。
●一生之内,当无愧于人。--《梁书·高祖三王传附萧人理》毕生都要无愧于人。
●朗如日月,清如水镜。--唐·杨炯《郪县令扶风窦兢字思谨赞》比喻人生应当光明清白。
●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唐·韩愈《与孟尚书书》仰:抬头。俯:低头。对天、对人、对己都无愧。
●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宋史·蔡元定传》衾(qīn):被子。虽独行独寝,也不做亏心之事。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岭表经年:在岭南过了一年。岭表,五岭以南,今广东、广西地区。孤光自照:谓自己心地光明磊落。孤光,指月亮。肝胆比冰雪:谓自己玉洁冰清。
●看风驶帆,正是随波逐流。--宋·普济《五灯会元》看风驶帆:比喻看势头随时改变对事物的态度和言行。随波逐流:比喻没有主见,随大流。为人要正直,不可看风驶舵。
●自道神鬼莫测,岂知天理难容。--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4卷神鬼莫测:形容事情极为诡秘。天理难容:天道不容许。天理,即天道,迷信者谓天所主持的公道。
●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3卷知重:敬重。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明·冯梦龙《醒世通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如果想别人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做。形容做了坏事不可能瞒过别人。
●人能克己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人能克制自己就没有灾祸,做事不昧着良心就自然能安睡。
●劝君莫作亏心事,古往今来放过谁?--宋·佚名《名贤集》亏心:违背良心。亏心之事不要作,侥幸心理不应有。
●自古明人不做暗事。--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从来光磊落的人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树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深:指树的根扎得深。比喻为人正直、行为端正,就什么也不惧怕。
●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欺心,神目如电。--宋·陈元靓《事林广记·警世格言》谓为人不要做亏心事,因为天威神录在鉴察着一切。
●无愧于事,不如无愧于身;无愧于身,不如无愧于心。--清·石成金《传家宝》为人处世最要紧的是问心无愧。
●镜子明则尘埃不染,智明则邪恶不生。--清·史襄哉《中华谚海》能明辨是非,就能抑止邪恶行为的萌发。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谓为人要光明正大、忠诚老实。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不愧我生。--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很难事事尽如人意,但求处世无愧于心。
●欲为天下第一等人,当做天下第一等事。--明·胡居仁《居业录》要成为杰出的人物,就应当干出杰出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