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

儿童资源网

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

  要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习近平

  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

  ——李克强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

  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促进重点区域煤炭消费零增长。推广新能源汽车,治理机动车尾气,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在重点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要全部淘汰。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扩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江河湖海水污染、水污染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行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做好环保税立法工作。

  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积极发展水电,安全发展核电,开发利用页岩气、煤层气。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

  加强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全国虽然加大了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的力度,但还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大面积雾霾天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生命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天蓝、水清、土净,这些广大百姓对生活环境的朴素愿望,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获得回应。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

  从去年的“出重拳”到今年的“铁腕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措辞严厉依旧:一方面彰显中国政府在治理环境问题上“动真碰硬”、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显现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近年来,以迅猛态势席卷全国的雾霾让广大民众“谈霾色变”。“消除雾霾,重塑蓝天”已成为民生改善的当务之急。强力治霾,减煤、脱硝、除尘、控车成为关键词。我国加大了对大气污染的治理力度,相关大气治理政策频出,但整体来看,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除了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也是人们关心的重点。当前,我国水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仍然巨大。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排放总量大、地下水污染未能有效控制、河流等生活用水污染严重仍是当前水污染事件高发的主因。

  相比较空气和水,土壤污染更为隐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一般以重金属污染防治为重点,目前《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土十条”已经编制完成,与“大气十条”“水十条”一起成为环境保护的“三大战役”。全国“土十条”出台后,加之更多地方政府的重视与努力,我国土壤污染严重的局面有望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