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拟为京津冀等6省市治霾投入15亿

儿童资源网

中央拟为京津冀等6省市治霾投入15亿

  最新消息:今年中央拟为京津冀等6省治霾投资15亿

  发改委昨天发布的一则通知指出,就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雾霾综合治理工程,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5亿元。上述资金将惠及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等6个省份的治霾行动。

  今年重大环境治理中央拟投入35亿

  发改委昨天发布《关于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通知显示,2015年中央将至少安排80亿资金用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其中,今年首次单列的选项类别―重大环境治理工程将获中央投资35亿。该类别包括大气雾霾综合防治、秸秆综合利用、重金属污染治理、流域工业点源治理及清洁生产示范等多个方向的环境治理项目。此外,节能、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重大项目类,为45亿。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中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类,则需评审后确定。

  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除个别项目外,上述工程中央投资都将采取“打捆下达”方式。这种方式不同于发改委直接将资金安排到项目,而是将具体项目的资金安排权限下放到省级发展改革委,由省级部门在报备基础上支配。

  中央拟为京津冀等6省市治霾投入15亿

  中央拟为重大环境治理工程安排的35亿资金中,用于大气雾霾综合防治工程的最多,达15亿。其次是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亿元,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重点流域工业点源治理和清洁生产示范工程,均拟安排5亿元。

  其中,大气雾霾综合防治工程和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明确表示重点支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特别是前者,特别要求仅限京津冀及周边6省市,后者还包括6省市外的黑龙江、西藏等地。自2013年环保部公开全国重点区域空气质量以来,京津冀的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一直远低于长三角、珠三角,与全国平均水平也相差甚远。

  另外,昨天的通知还明确中央资金的投放标准,大气雾霾综合防治工程中,非电行业大气环境治理项目不能超过15%,单个项目最高补助不能超过3000万元,其余的单个项目不能超过1000万元。

  雾霾天气仍然给大家留下了很多困惑和疑问。“重污染天气会导致肺癌?”……真相如何呢?我们请来了相关领域的专家揭开真相。

  【健康隐患】

  1.重污染真的会导致肺癌吗?

  潘小川:这个不敢随便说。目前没有科学依据证明雾霾天和肺癌具有因果联系。但大概三四十年前,就有初步研究发现,重污染地区肺癌的发病率是相对高的,而且被污染的空气中,可能会含有致癌物质。但这些都只是可能性,并不是严谨的证据。

  2.“PM2.5一年致死8000人”是真的吗?

  潘小川:不是这个意思。研究报告所指四个城市因PM2.5污染造成的超额死亡人数为8572人,第一,这个数字并不是指统计意义上的真正死亡8572人,而是一个统计学模型的预测和推演,体现的是理论上的风险性和可能性。

  第二,我们所说PM2.5是否超标、爆表,要看日均浓度是多少,也就是一天24小时。但实际上,人不可能24小时暴露在室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我们这个推演甚至是按照年均值来算的,也就是如果一年365天都暴露在PM2.5超标的环境下,可能会增加8000多人的死亡风险。这种情况在实际生活中发生的几率很小。

  3.在重污染天气里暴露多久危害身体?

  黄薇:目前,研究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时机并不成熟,因为缺乏长期监测的数据。我们也和政府部门交流过,并且提出了20年以上的研究计划。

  潘小川:很难说。目前PM2.5的新国标是日均浓度75,如果短期接触这个浓度的3到4倍,可能会有危害。

  谢辉: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但在使用时要注意勤换过滤芯。另外,可以在自家阳台、露台、室内多种植绿植,比如绿萝、万年青、虎皮兰等绿色冠叶类植物,这些植物叶片较大,吸附能力相对较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