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经典——好过渡

儿童资源网

名家经典——好过渡

  1.所以说上这段小小插曲,意在说明中国头发变色的超前。这个超前的内涵非常复杂,我们至少可以说其模仿失度。(从维熙《街上流行黄头发》)
  2.说了那样多的话,写了那样多的话,难道连半句有用且又生了效的也没有?答曰:没有。何以没有?原因有三。(毛志成《且说“语言大国”》)
  3.后来随着阅读经历不断丰富,我自己也尝试着写一些小说,才对小说的价值判断逐渐改变了看法:原来最好的小说不是“抓人”的,而是“放人”的。(刘庆邦《灵魂放飞》)
  4.现在就拿我这个“理论”来分析历代的皇帝们。我觉得,皇帝可以分三类:开国之君、守业之君、亡国之君。(季羡林《漫谈皇帝》)
  5.当我们每个人问我们自己一一“我能做到么”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又是在比了。不过是在与无私和崇高比。(梁晓声《说“比”》)
  6.为什么不俭的人不能廉呢?如果他手里富裕,想花就可以随便花,固然不必去贪污或玩别的什么手腕。可是,如果这人本来就不富裕,又不肯俭,一定要奢华,那怎么办?恐怕只好去贪污了。(公刘《黄鳝》)
  7.这似乎是让人惊喜又不无沮丧的结论:原来,人类的专长,人类的优越,人类智能赖以自得的最后支点,其实就那么一条:犯错误。(韩少功《范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