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废品

儿童资源网

捡废品


  星期五下午放学前,班主任刘老师要求全班同学在星期六上午捡废品,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解决下星期看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的费用。我一听,头就大了,平时见到捡废品的人在垃圾桶里翻来倒去,臭气扑鼻的,就觉得恶心,可明天却要自己去“捡破烂儿”,我真是一百个不愿意。

  星期六早晨,天阴沉沉的,我把上午的活动内容告诉了妈妈,妈妈很是支持,还亲自给我准备了一个大塑料袋。我穿上旧衣服,一照镜子,嘿,真像个“破烂王”。

  尽管心里不愿意,在街上一看到熟人就脸红,但见到废品还得捡,好在我家周围商店多,饮料瓶、易拉罐、废纸等能够卖的废品不少,一个多小时下来,我就捡了满满的一塑料袋子,背在身上沉甸甸的。

  我来到废品收购站,见到几个同学,他们一个个满头大汗。其中一个同学正数着钱,脸上虽挂着汗珠,却也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等到我卖废品时,老板将我的废品分了类,有的数个,有的过秤,最后一核算,给了我4张崭新的1元票。我把钱攥在手里,一股喜悦之情顿时涌上心头。我好高兴,这是我第一次通过自己劳动而得到的报酬。现在想来,我真为昨天的不情愿和今天开始时的害羞而脸红,仿佛这时的天气也格外理解我,阴沉的天空已变得阳光灿烂了。

  我现在觉得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

  [评]心理描写真实,符合孩子特点。现在的孩子条件大多比较优越,所以,“我”一听老师说上街捡废品,“头就大了”,心里“一百个不愿意”;捡废品时,“一看到熟人就脸红,但见到废品还得捡”;当卖了废品拿到钱时,则“一股喜悦之情顿时涌上心头”,把整个捡废品过程中“我”的心理变化描绘得非常细腻、真切。

  前后两次对天气的描写,并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以此来烘托人物的心情,为文章主题服务,很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