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线索学好语文

儿童资源网

抓住线索学好语文


  小学课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优美的课文。这些课文本身就蕴藏着一条线索。它制约着文章的内容、结构和主题。同学们在学习时,要善于捕捉线索,顺藤摸瓜,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一、抓住线索,理解内容。课文的线索就像葫芦串的轴,课文的内容就象一个个糖葫芦,两者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握着轴就拎起了一个个葫芦,理解课文的内容也应先抓住课文的“轴”逐步理解课文内容。巴金的《春蚕》一文由两条线索交织而成,一条以“春蚕”的一生为线索。蚕卵-幼蚕-成蚕-蚕茧;第二条是以母亲在春蚕生长的不同阶段的喂养劳动为线索。如幼蚕时,“小生命在蠕动,母亲微笑着,把这些小生命抖落在小匾里,在匾里撒了一剪成细丝的嫩桑叶,每天深信母亲还要起来添叶;蚕上山时,母亲一夜起两次,把它们一个一个捉到用一束束麦秆扎成的“山上”。这样,你就懂得了蚕的一生,理解了母亲为我缴学费而养蚕的辛苦劳动。

  二、抓住线索,理清结构。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结尾、段落、层次和过渡。其结构形式受内容的支配、更受线索的支配。如《一次科技活动》以“表演”为线索,按照时间的顺序,把文章分为“表演前-表演-表演后” 三大块,在主体部分中,围绕“表演”又分为三个层次:气垫船表演,无线电遥控的小飞机表演,军人发射鱼雷和飞机打气球表演等,整个结构“表演”而形成。学习《李时珍》可抓住李时珍“一生的活动”这条线索:小时候-青年时期-中老年时期,终于编写成一部新的药物书-《本草纲目》,即理解了内容,又理清了结构。

  三、抓住线索,提炼主题。提炼课文的主题是学生学习语文中的一个难度较大的环节。不过,如能抓住线索去提炼就比较容易了。如《梅花魂》一文以“梅花”为线索,以“赠梅-赞梅-咏梅”为序诉说了一个令人悲泣、感人至深的动人故事,通过外祖父赠我黑梅图,赞颂了梅花“愈冷愈精神、愈寒愈秀气”的秉性和品格,以花咏人赞美了具有梅花一样的顶天立地、从不低头折节的民族精神,表现了老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一颗爱国心。梅花魂就是中国魂,就是民族华夏子孙的魂。

  有的文章线索分明,有的文章渗透在字里行间,可通过反复阅读或参考辅助材料抓住线索,进而学好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