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漫步在亭子里,环顾四周,景致各不相同。向前看,秋竹瑟瑟,正奏着一曲秋歌;向后看,一座古朴白屋,四周寂寂无人,似一首无字诗;向左看,小桥人家,好一派田园景色;向右看,垂柳依依,荷花竞放,又似浓情夏季。
2.华岩寺内有神佛数尊,有精通文墨的文殊菩萨,有西天取经的玄奘和尚,还有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其中,法力无边的如来佛正坐殿中,双眼半闭半睁,右手放在膝上,左手抬起,拇指和中指钩在一起,安详地注视着前方……殿内香火袅袅,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华岩寺真不愧是佛教信仰者的圣地。
3.最令人驻足遐想的是那幽静神秘的寒岩古洞。华岩洞是华岩寺的祖庙,是整个华岩寺庙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这里既有泉流直泻、寒气逼人的高岩,又有巨石盖顶、天然形成的石洞,还有依岩而生、傍洞而建、与洞岩连成一体的古庙。那高高的寒岩,嵯峨险峻,卓然耸立,终年遥望着对面的青山,以及青山外的万里云天。一道泉流吐玉喷珠腾空而下,溅起阵阵水花,如烟,如雾,如尘。
4.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佛像依凌云山西壁凿岩而成,在三江激流汇合处,坐东面西。它背山面水,在这里打坐了1000多年了。一双慧眼远眺峨眉,近观乌龙,双眼欲睁似闭,神态端庄慈祥,真是形神兼备,让我惊叹不已。
5.离开“诗人聚会”厅,来到“巴陵四绝”身旁。只见滕子京头戴乌纱帽。他的背后是一座巍峨的楼阁,那就是岳阳楼。范仲淹仰着头,身后是滕子京寄来的岳阳楼全景图,也许他正在想怎样写好《岳阳楼》吧。苏子美手握墨笔,正准备写“岳阳楼”几个大字呢......
6.来到岳阳楼的正门前,首先迎接我的是一副对联。上联是“洞庭天下水”,下联是“岳阳天下楼”。门里面是葡萄架,被雨水冲洗得就像闪闪发光的绿色帐篷。葡萄架旁边有一个水池,水池里有一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假山。池里红色的金鱼在欢快地嬉戏、觅食,真是有趣极了!
7.此佛半睁着眼,嘴微微咧开;右手掌心向前,手指向上,中指及无名指弯曲与大拇指相合,食指和小指竖起;左手食指弯曲,三指伸直,但与右手方向相反,显得俊秀丽端庄。大佛右边的一个小和尚是他的弟子阿难,左边的是弟子迦叶。卢舍那是龙门石窟中最大最俊的佛,据说,整座佛高17米多,游人要看此佛的脸须仰视才看得清楚。
8.我们沿着石块铺成的小路拾级而上,经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到了万佛洞。洞中主佛跏趺于八角莲花座上。似乎个个佛都朝着我笑呢!最令人赞叹的是,洞内的南北壁上刻满了仅2厘米高的小佛,远远望去,就像是密密麻麻的巧克力豆。我仔细一看,哇,每个小佛的形态都各不相同。
9.在导游的引导下,来到了黄帝陵前。放眼望去,东西山体对称,中部山势拱起,犹如黄帝驭龙升天的逸仙天桥。沮水河碧水清清,如同一条玉带,自西往东绕陵而过。桥山的山势连绵起伏,恰似一条腾飞的巨龙忽隐忽现。我们脚下仿佛感到龙的血脉在搏动,龙体也在缓缓前行,那呈起伏状的龙背在盘龙岗盘绕成峰,而龙头恰在中间。巨龙张着大口,下颌沿地前伸,汉武仙台如龙舌拳曲而上,黄帝陵墓在龙舌当中,犹如龙珠在含。
10.走进正殿,便可以看见金碧辉煌的一尊圣母佛像端坐在莲花台上,她一只手拿着佛珠,另一只手放在腰旁,嘴似微动,像在默念佛经。圣母像两旁有十位仙女,她们姿态不一,形象各异。有的拿着扇子,有的垂手侍立,有的手捧花束,一个个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已。
11.堂中间有一阁,是知县的公堂。正面屏风画着“海水朝日”图。公案上放着文房四宝、印盒、发令签等审案所需之物;阁前的地上有两块青石板,东为原告石,西为被告石;正堂的左右两侧摆放着兵器、堂鼓,给这巍峨的大堂平添了几分森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