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活动时,周围人的态度和言行是很重要的,不可缺少。这能起到渲染气氛和突出人物的效果。)
7.第四场比赛就轮到我们四年级同学了,我们全班同学按座号坐下后,只听得监考老师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同学们连忙打开桌上发的试卷,迅速地算了起来。这时,赛场上一片寂静,我耳朵里只听到沙沙的写字声。“快做!”催促着自己,不断地挥动手中的铅笔。“八九七十二、八八六十四……”我默读着乘法口诀,还运用我自己的“加减速算法”,作出了一道又一道算术题。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我忘记了一切。嘿,快做完了,就剩下最后一道四则运算题了,我高兴得差点叫了起来。可就在这一瞬间,“收卷时间到!”随着监考老师的一声,比赛结束了。我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笔。我拍着自己的脑袋,恨我自己做得太慢了,为什么不能按时完成呢?我低着头难过地离开了考场。
(有面的描写——赛场上一片寂静;也有点的描写,就是写我在赛场上的表现。点面结合,就立体化了,给人的印象就比较深。)
8.一声哨响,第三局比赛开始了。我的心怦怦直跳。我屏住了呼吸,用足力气,两只手像两把小钳子一样牢牢握紧绳子。在我前面的小胖鼓着腮,把牙咬得格格响,脸涨得通红。平时很文静的小芳也变得非常严肃,只见她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紧锁双眉,拼命地用力。尽管我们使足了劲,可绳子中央的红领巾并不听话,正偷偷向五(1)班那边移去。“加油!加油!”场外的小观众为我们急得直跺脚。“不要急,要沉着,劲往一处使,一定能胜利!”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带领着啦啦队也在为我们鼓劲。
(写活动,要注意把“点”写好,所谓的“点”,实际上就是一个个人的情况,而不是一群人的情况。比如在这段文章里,作者写的是一场拔河比赛,当然有很多的人参加。在描写时,适当地描写一下个人的情况,能够把这场比赛介绍得更加详细。你看,这一段文字就写了“我、小胖和小芳”的比赛情况,使人能够更具体地了解当时比赛的过程。你觉得是不是这样?)
9.楼上的一排教室灯火通明。陈强那个班的教室在最后一间。他依次从宽敞的窗户望进去,嗬,教室全都变了样:五色纸链织成的一道道彩虹在灯光下交相辉映,课桌都拼成了一张张长条桌,桌上铺上红格或蓝格的桌布,一瓶鲜花放在桌子中间的生日蛋糕圆盒旁。长桌的数目与小队的数目一致,讲台上也铺着桌布,放着鲜花。陈强觉得,那生日蛋糕在商店里给人的感觉只不过是一种精美的食品,可今晚放在教室里就有了另一种含义,不由得令人肃然起敬。
(写活动时,需要进行周围环境的描写,因为活动的地点需要介绍呀,是不是?所以,在描写活动前,应该先把活动的场地介绍一下。一般来说,活动前,总要先把环境布置布置。美一点,才能开开心心地搞活动呀!)
10.有趣的斗蛋比赛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斗蛋手们,有的高兴,有的难过,你瞧:胜利者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蛋,他们一定觉得手中的蛋格外香吧!那些“败将”们呢,愁眉苦脸地看着那不争气的蛋,吃也吃不下,扔又舍不得扔。不过到了最后,他们还是偷偷地把蛋吃掉了。他们一定一边吃,一边安慰自己:蛋破了更好,还省得自己敲碎呢!
(写活动结束后的情景,这一段写得较好。特别是写那些比赛失败的选手们的心情,写得很有特色。作者不是净写他们的愁眉苦脸,还写了他们对自己的安慰,而且还的确有点道理。这种很有幽默感的句子,可以看出小作者的水平的确高人一筹。不过,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些句子,作者全都是用一种猜测的语气写出来的,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
11.我走进二楼的比赛室,看见许多选手已经在写了,就赶紧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拿出了文房四宝。我一边折纸,一边自己叮嘱自己:“千万不要紧张,要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来。”我看了看边上的几位选手写的字,真不错,便更加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我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战胜他们!我定定了神,就拿起毛笔,蘸足了墨水,开始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