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鸟兽虫鱼的参考段落

儿童资源网

写鸟兽虫鱼的参考段落

  1.春天的河水,泛着碧波。粼粼的河水把白脖鸭的身影映在水面上:扁扁的淡黄色的嘴儿,脖子上有一圈雪白的毛,两只红红的蹼。啊,白脖鸭是多么美丽!

  (叠词的运用,增加了人们对事物的喜爱。)

  2.一晃几个月,小鹅长成了大白鹅:粗短的尾巴,大大的翅膀,长长的脖子,扁扁的嘴,扇子似的脚,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神气极了。每天放学以后,我就背起鹅筐拔几把嫩草喂它们。它们见到我,就拍打着翅膀“嘎嘎”地叫着,贪婪地吃起来,不时发出“沙沙”的响声。

  (写动物,要抓住动物的特征。你看,这段文字的作者就是这样做的。相信读完之后,大家都会对那只大白鹅留下很深的印象。)

  3.灰鸽的羽毛长得很丰满,光滑,身上没有一根杂毛。特别是颈部上的那一段羽毛,更是奇特。在阳光下,它一扭头,颈上的羽毛就变成紫色的了,再扭过头来,又变成绿色的了,金光闪闪,异常美丽。

  (抓住了羽毛来写,也写得很成功。还特别写了在阳光下的变化,就使得文章更加丰富了,灰鸽的特征也就更加明显了。)

  4.我家对门的屋檐下一个用泥巴和稻草做成的窝里,不知道什么时候住进了两只大燕子和一只小燕子,它们组成了一个亲热的小家庭。这三只燕子的羽毛乌黑乌黑的,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它们腹部的毛是白色的,又松又软,像是一层柔软的海绵。它们的尾巴尖尖的,像是一把尖利的剪刀。一双眼睛小而明亮,嘴巴很锋利。鱼钩似的爪子非常锐利。

  (一个亲热的燕子小家庭,多么让人喜爱啊!)

  5.河马先是静静地趴在水中,只露出两只小耳朵和一小块灰褐色的脊背。远远望去,像是水中的沙滩,或是突起的小岛。接着,只听得“哗——”地一声,河马上岸了。好家伙,池中的水足足退了一尺多!再看它,披着一件又厚又粗的灰褐色外衣,浑身挂着水珠,两只小小的耳朵和一双细细的眼睛,与它那庞大的身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实在难以想象的是,支撑它那庞大身躯的脚——竟是四只又粗又短的蹄子!

  (写文章的时候,语言一定要活泼。读这位小作者的文章,就会有这样的感觉。“好家伙”、“再看它”、“实在难以想象”等等,都是与我们生活中说话差不多的,很形象生动。)

  6.每当夏天很热的时候,那条狗最喜欢到坪右角的那棵红枣树下伏着。前肢半跪着,后肢紧贴在地面上,两眼望着前方,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它有时把舌头伸出来,口里还不住地哼着,或许是因为太热的缘故吧!

  (写狗的文字读过很多,但这一段的描写最让人难忘。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文中写了狗的一种样子的原因吧!你看,一只狗半跪着,两眼望着远方,它一定在想着什么吧?它一定在等待着什么吧?像人一样的狗,是会让人难忘的。)

  7.鱼缸里还放有一些嫩绿的水草,金鱼爱在水草里穿来穿去,好像在玩“捉迷藏”。它们的尾巴一摆一摆,好像是美丽的裙子在飘动;那小小的嘴巴一张一张的,好像招呼着大家快去参加“水中舞会”。

  (“水中舞会”,这个名字起得很有趣。)

  8.蚂蚱很好斗。有一次,两只蚂蚱为了抢东西吃就打起来。一只灰色的,一只绿色的。它们先龇着大门牙,瞪着眼,头上的胡须示威似的一摆一摆,接着后腿一蹬,就打起来。它们互相用脚踢打,用大门牙咬,在地上滚来滚去。先是灰蚂蚱压住绿蚂蚱,绿蚂蚱用大腿一踢,把灰蚂蚱踢翻,翻身压倒灰蚂蚱。灰蚂蚱也不甘示弱,用力一滚,绿蚂蚱又被滚翻了。两只蚂蚱就这样又打又咬又滚,最后直斗得精疲力尽,躺在地上直喘气。它们的大门牙各掉了一颗,头也歪了。

  (这段描写简直是一场残酷的“蚂蚱之战”!那样惊心动魄,那样你死我活!作者用了大量的动词,写了这个作战的过程,非常成功。)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