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物之情的好段

儿童资源网

关于动物之情的好段

  开头段

  小 猫

  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父亲从老家带回来一只猫,装在一个小盒子里,从400多里地外把它带到了我们家。它很小,大概不到两个月,通体黑色,也很瘦弱,不停地叫着,看上去很可怜,可能是因为不愿离开自己的妈妈。

  鹤 鸪

  暮春,鹧鸪在瑶村的各个山坳里啼鸣。孩子群聚的时候也听不出这声音有多少感情的成分,每每听见了,我们就会呼朋引伴,然后悄悄朝某个山坳合围过去。

  可没等我们走近,鹧鸪就突然停了声。鹧鸪一停声,一坡荒草就不知何处是它的藏身之地了。我们在齐腰深的荒草中乱冲乱闯,口里不住地吆喝,但并不见鹧鸪惊飞的身影。鹧鸪就这样神秘失踪了。不知是谁突然喊一声:鬼来了!大家就心儿慌慌地笑骂着跑回村庄。

  过渡段

  金脊蜂

  荆棘花开的时候,花香笼罩的周围就像有一个神秘的热磁场。这种感觉是独特的,大人们也许就感觉不到,我们之所以能够感觉到,是因为我们常去荆棘花旁。

  我们去荆棘花旁干什么呢?就是去捉俗名叫金脊蜂的甲壳昆虫。

  小黑猫

  但我有时还是不太喜欢它,因为它太犟,不听话,或者说不会讨人喜欢,你用手去抚它的毛,有时它会用爪子抓你。

  细节段

  午马精神

  一头牛、一匹马、一头驴子,它们常年和人们一起劳作,一干就是很多年。它们用比人大很多倍的力气拉着人们从岁月深处一路走来。有时候牲口拉不动,人也使劲拉一把,做一回牲口,最后人和牲口都一身疲惫,牲口老了,人的背也渐驼。劳作的时候,人和牲口更像相互扶持的兄弟,有着难得的默契。但人还不能一直把牲口养到死,说到底,牲口只是人用来谋生的活的工具,而人的年纪越大越需要年轻的生命来支撑。

  田野中的斗士

  我想起《瓦尔登湖》中的一段话:“要是没有兔子和鹧鸪,一个田野还称什么田野呢?它们是最简单的土生土长的动物,与大自然同色彩、同性质,和树叶、和土地是最亲密的联盟。看到兔子和鹧鸪跑掉的时候,你不觉得它们会是禽兽,它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仿佛飒飒的树叶一样。不管发生怎么样的革命,兔子和鹧鸪一定可以永存,像土生土长的人一样。不能维持一只兔子的生活的田野一定是贫瘠无比的。”

  豆 娘

  幼时的我常一个人去西园,一待就是半天。很多时候我是在看豆娘。北面的园墙如一道黛青色的幔幛,三五只花白色的豆娘就这样在黛青色的背景下款款地飞,散漫地飞,无声无息地飞。它们翅膀振动的频率极慢,我几乎可以数得清。有时我还真的一下一下地数,我想计算它们从东边飞到西边,需要振动翅膀多少次。也真怪,它们的飞舞总以那道黛青色的幔幛为界,将飞过头的时候,就又折转身子往回飞。有时我想赶它们出去,但我太小,北面的园墙太高太宽,它们有回旋的余地.我怎么赶,它们就是不飞出。

  结尾段

  舍飞的鸭

  也许它确实想飞出去,大雁的南飞,激起了它身上一直被封存的野性。只是飞出我家之后,久被豢养的它,顿觉天地之大,难找容身之处。这就是它的悲哀吗?

  堂前燕飞

  后来,日益长大的我外出求学,离家远了,对燕子的关心也就少了。直到一个夏天回家时,家人告诉我,燕子已有一年没来了。立刻就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涌上我的心头。我实在很怀念堂前燕飞的那段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