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段
红 莲
距离不只产生美,更维持美。真正美丽的东西常只许远观,不可亵玩。一如那水中亭亭玉立的红莲,因为有着一水之隔,更令人心驰神往。“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里吟唱的那位佳人,恰似清荷模样,翠袖凌波,红裙曼妙,你可以看到她的娇羞,可以闻到她的芬芳,但却只能遥遥相望。
银杏树
无论是风和日丽的早晨,还是大雨滂沱的下午,我都会一如既往地经过房前的三棵银杏树。树由高大而又坚硬的树干支撑着,向空中伸直的手臂上,结着~片一片细小的绿叶。叶子的生命力又是特别的旺盛,一年四季都任劳任怨地守卫着一方宁静与清香,不图报酬,不为虚荣所动,只在秋冬季节才挂出秋的黄色,也为凄冷的季节平添了几分欢乐。
过渡段
铁 树
等到初夏,铁树冒出了新叶,短而肥厚,色泽油亮,自然卷曲。在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院子,它常常接受我目光的巡礼。在有月的夜晚,我喜欢待在院子里,月下的铁树,如一把素洁的蒲扇,勾画出一幅月下磨剑图。也许你听过铁树不开花,不过我要告诉你,铁树是开花的,而且它的花是一把剑。
细节段
春天的枯叶
也许,她对大树一往情深;也许,大树对她依依不舍;也许,是她对命运作出的最后挣扎。春天的枯叶,凭借着她的从容,凭借着她的坚定和信念,站稳了脚跟躲过了秋天的凋零。怀抱着残缺的枝头抵抗着严寒,在季节更替的瞬间,用残败、破碎的身躯,与新芽翠叶一起,与花红绿柳一起,演绎着春天另一道独特的风景。
莲 花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只要本质清纯,又何惧穿越层层淤泥?即使穿越层层淤泥,也依然冰洁如初。谁言这周围的渗透,会改变原本的性情?你看她在水中沉浮了许久,抬起头来却是一分不少的清丽脱俗。花之君子,她是当之无愧的,周敦颐的《爱莲说》足以为证;清幽淡雅,她是不曾声张的,朱自清的《荷塘夜色》却铭记宣扬。很多人把很多笔墨、很多爱倾注在她的身上,因此在我未遇见她之前,早已是故友旧知了。
草的生机
春寒料峭,小草便从泥土中钻了出来,晃动着它那黄绿色的尖脑袋,观望着它似曾相识的世界。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不几天,那嫩绿而狭长的叶子便在春风中欢舞起来。无论是在肥沃的原野,还是在贫瘠的山梁,它们都生机勃勃地生长着,并以自己翠绿的身躯点缀着大地,使春天更加绚丽。看到这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股催人奋发向上的力量便会油然而生。
勿忘我
紫色是优雅而神秘的色彩,于我则并不讨欢,我是比较偏好橘红、粉红等温暖的色调,喜欢那种热情与乐观。至于对紫色的疏远,可能是因为不忍见其忧郁神伤的一面吧!勿忘我是一种美丽的花卉,但我只喜欢它的名字。它有着一种明净的紫,浓的是别后的思念,淡的是思念的忧伤,让人见着心里疼疼的。它不仅用于插花供人欣赏,还很容易制成千花相伴长久,所以又叫“不凋花”。花不凋零,思念常在,“虽分离,勿相忘”,花语倒是很好,适合用来提醒别后的人呀!
结尾段
李花高洁
李花却使我不忍离去。它没有三月桃花的艳丽招摇,就这样在校园路边静静地开着。5个白色的小花瓣合成了一个小脸蛋,花瓣那许多纤细的花蕊,顶着一粒粒淡黄色的小点点。三四朵花围成小圈,在春风的吹拂下起伏,真像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羞涩地跳着圆舞曲……李花,它没有用艳丽的色彩来显示生命的欢乐,而是用白的心灵来报答春天。
梨 花
“梅花雪,梨花月”,月下梨花,更有一番风韵。夜色朦胧,星月临空,“云满衣裳月满身”的梨花,清辉荡漾,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偶尔有几片落花,好似月光在闪烁,月色与梨花完全融和在一起了。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境界呀,怎不令人神驰而陶然怡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