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片段一】
黎明时,天空上还闪烁着几颗稀疏的晨星,乡村大道上就已经活跃起来了。一位中年妇女吃力地推着一车玉米,前面还有一个少年使劲拉着。一辆紧挨着一辆的马车,装稻子的,装玉米的,装葵花子的……像大篷车队。“吱儿吱儿”的鞭哨声,“嘚儿嘚儿”的马蹄声,还有“蛐儿蛐儿”的虫鸣声,听着这农村的交响乐,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点拨】
本段用短短的几句话就给我们描绘了不同的画面:中年妇女在推车,一辆辆马车组成的车队。另外,除了这些视觉方面的,还有听觉方面的,如“吱儿吱儿”、“嘚儿嘚儿”、“蛐儿蛐儿”,使人仿佛看到了热热闹闹的农村道路情景。
【精彩片段二】
这山路,路面是砖砌的,路径是曲折的,路景是变幻无穷的。路,有的贴着湖边,有的折进山坞。枯树密生的枝条和常年不凋的嫩叶,头碰头,手挽手,搭成一条绵延无尽的林荫道。任何城市的街道,任何城市的公园,都寻不到这么长、这么曲折而又这么令人百走不厌的林荫道。
【点拨】
“路面”、“路径”、“路景”,作者寥寥数字,全方位地介绍了这条林荫道,而“头碰头”、“手挽手”等词句则使得林荫道非常可爱,让人百走不厌。
【精彩片段三】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同的路必有捷径与曲折之分,不同的路有不同的风景。有的人为了节省时间,选择了近路;有的人为了观赏更多风景,选择了看似较远的路。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选择,远与近应是对立又统一的:有的时候,看上去是捷径,结果却绕了大圈子,最终偏离了自己预想的轨道,背离了自己的初衷;而有些选择艰难曲折道路的人,在经历了一番求索与磨难之后,不仅收获了路边的风景,有时还能更容易实现自己预设的目标,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点拨】
作者联系生活实际,不仅写出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事实,还着重论述了路有“捷径”和“曲折”之分、人生路的远和近是对立统一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