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在很古很古的时候,知了死不会飞的。一天,它看见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地飞翔,十分羡慕。于是就请大雁教它学飞。大雁高兴地答应了。
学飞是一件很苦的事情。知了怕吃苦,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爬来爬去,学得很不认真。
大雁给它讲怎样飞,它听了几句,就不耐烦地说:
“知了!知了!”
大雁让它试着飞一飞,它只飞了几次,就自满地嚷着:
“知了!知了!”
秋天到了,大雁要飞到南方去了。知了很想跟着大雁一起展翅高飞,可是,它用力扑扇着翅膀,还是飞不高。
这时候,知了望着大雁在万里长空飞翔,真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努力学习。可是,已经晚了,它只好叹着气,唱道:
“迟了!迟了!”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正是首先“知了”,又唱“迟了”,最后故国不堪回首,落花流水春去了。有一对联,很好地写出了这种情形:浮躁一分,到处便遭尤悔;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