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例:
东汉建安年间,成都地区经常发生火灾,官府下令:"禁民夜作,以防火灾。"可是百姓为了温饱,还是采取各种方法,点灯夜作.结果,非但火灾不减,反而越来越多。廉范任太守后,一反以前作法,一方面允许百姓挑灯夜作,另一方面又下令百姓储水,做好消防准备。后不仅火灾减少,而且给百姓带来很大的方便。
在五星级的北京长城饭店,一次,一位服务员在打扫外宾的房间时,发现客人的床头摊放着一本书,她没有挪动书的位置,也没有信手把书合上,而是细心地在书摊开的地方夹进了一张小纸条,以起书签作用。事情虽小,但外宾却感慨不已。她说:"我住过许多五星级饭店,但如此动人的一幕却少见。"她还将这个"细节"告诉同行的几十个旅客,回国后,还在一家报纸撰文介绍,使长城饭店更加名扬四海。
有则寓言说,水稻获得丰收时,河水说:"水稻丰收全靠我的及时灌溉。"河床说:"水稻丰收,全靠我为灌溉铺开了流道。"稻田说:"全靠我禾苗生长供应了养料。"农夫则在田里忙碌地收割,一言不语。
在重庆谈判中,毛泽东从大局出发,有理有节,游刃有余,而蒋介石顾此失彼,捉襟见肘。
1978年8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澳大利亚"邀请"我国的"逐臭之夫"蜣螂赴澳"安家落户。"澳有几千万头牛,每天排出几亿堆粪,不仅覆盖了成百万亩草场,而且还滋生了苍蝇。而蜣螂则是清除牛粪的能手,能把大堆牛粪化整为零,转入地下。
富兰克林年轻时,曾经到英国伦敦的巴茨印刷所当工人。那时,全所50多个工人,受社会上饮酒风气的影响,人人嗜好啤酒。但是,富兰克林却滴酒不入,只吃面包喝清水,他劝工人们说:"体育锻炼可以健身。"可是人们不听,并嘲笑他是"喝清水的美洲人"。富兰克林工作之余,经常散步、游泳、做体操和跑步,身体越来越结实。一次,工人们搬金属板,每人用力气也只能搬动一块,富兰克林却轻而易举搬起两块。工人们问他有什么决窍,他说:"我的力气,就是靠经常锻炼得来的。"
碧波荡漾的河水,哺育着两岸的生物,可它必须在大堤之间流淌;一旦冲击河床,必然泛滥成灾,自己也只能干涸。
地球是人类之母,可它必须在一定的轨道上运行;离开了轨道,只能成为宇窗中的一颗流星。
(2)引言:
1、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看问题要从各方面去看,不能只从单方面看。——毛泽东
2、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这些物体是相互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恩格斯
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4、对于任何问题,要采取分析的态度,不要否定一切。――毛泽东
(3)反例:
《左传》中有则《唇亡齿寒》的故事。虞国和虢国本是唇齿相依的两个战略伙伴,而虞国国君不听劝阻,接受晋国的美玉,让道给晋国前去攻打虢国,结果,晋国灭了镜国后,在班师回国途中把虞国灭亡了。
郭沫若于1944年写的《甲申三百年祭》指出: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浩浩荡荡地开进帝都北京后,无疑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在"闯王万岁"的一片吹呼中似乎满足了。起义军中一些将领居功自傲,贪图享乐,沉醉于酒色之中,丧失了警惕.当时根本没有顾及关外虎视眈眈的大清。此时,"一失足"便成千古恨。镇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引清军人关,大兵压境,迫使李自成进京仅43天便仓皇出逃。明末农民起义军的胜利果实就这样被葬送了,因而导演了一场民族悲剧。
某校办工厂糊纸盒子,以组为单位,每组负责一道工序。结果一个同学出差错,就要影响全组,造成这个组的废品比别的组多。如果有一个同学磨蹭,其他人就要停下等他,全组的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就要落后.
俄国克雷洛夫一寓言故事:一匹解除了缰绳的马,眼冒火,头充血,再也不听主人的斥责,飞奔狂跑,结果冲下深渊,粉身碎骨。
辽沈战役中,锦州攻城战胜利结束之后,毛泽东预料敌人将会从营口逃跑,便紧急电令东北野战军领导人林彪抢占营口要塞,可是林彪对这一命令执行不力,重视不够,只注意正面沈阳之敌,致使沈阳守敌抢先南下,占领了营口,毛泽东严厉批评林彪,"忽视对营口的控制,是一个不小的失着。"林彪才匆忙命令部队火速赶往营口,切断了敌人的逃路,保证了辽沈战役胜利结束。
宋国农夫渴望禾苗快些,于是焦急地把禾苗一棵一棵拔高。结果是高了,苗却枯了。
齐景公在渤海之滨游玩,忽接信使报告:"丞相晏婴病危,生前怕难相见。"景公急忙起身返回,嫌马太慢,亲自挥鞭;过后还觉得马走得不快,索性弃车行走了,结果更慢了,终没见到晏婴。
几个盲人摸象,摸到牙齿的说大象好比萝卜,摸到耳朵的说大象仿佛是一只畚箕,摸到鼻子的说象不过是一根舂料用的石臼.....而最后一个盲人扯着尾巴争辩说:"大象像一条绳子"。
浙江金华市郊,一个乡办起了16个砖瓦厂,乡里很快富起来,乡领导受到表彰,然而,这个乡耕地面积由于办砖瓦厂取土等原因,每年减少120多亩耕地,农民称砖瓦厂为"地老虎"。这分明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后中央有令禁止该地区发展砖瓦厂,侵占农田的文件下达,才煞住占地歪风。
一个人肚子饿了,就狼吞虎咽地吃起饼来,一连吃了六个,还觉得没饱。第七个吃到一半,饱了。这时,他说:"早知道这半个饼就能吃饱的话,我何必浪费前面六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