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否多一点幽默,以化解苦难?
我们能否多一些悲悯,融化僵硬的心灵?
缺少这些元素,无论如何都称不上是智慧。
回头仔细看一看,中国五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直至上个世纪林语堂所处的年代,中国人经历过一代代沧桑浮沉,甚至经历过民族救亡的抗争,但是那种达观乐天的哲学基因一直蛰伏在血液深处,一有机会就会浮现于从容的生活方式之中。二十一世纪,我们迎来了一个生活中呈现多元可能的大时代,但这也给每个人带来了成功奋斗的压力,带来了精神生活的焦灼和纠结。这似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个人成长的代价。“鸭梨(压力)老大”,这能成为我们放弃悠闲情趣的理由吗?
悠闲与时间无关,悠闲是内心的一种发现,悠闲是生活的一种乐趣,悠闲是生命的一种节奏。拿捏得住轻重缓急,忙而不乱,这是一种境界。同样的工作,也许别人力不从心,无法胜任,你却能在重重压力缝隙中闲庭信步,悠然自得,有着不败的从容,这才是个人评价体系中真正的成功。因为从容最大的敌人不是外在工作的紧张,而是内在状态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