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德凯
暑假里的一天,为了重温旧梦,我又一次来到魂牵梦绕的地方——牧马河。
漫步在小河岸边,扑入眼帘的是滚滚的尘土、坑坑洼洼的河床和没有规则的河岸。推土机发出隆隆的巨大声响,把表层的浮土推到一边,堆起了一座又一座小山。在便道上,许多机动车拥挤地排列着,等待装载粗沙运到四面八方的建筑工地。
我的胸口突然感到一阵疼痛,这就是我儿时嬉戏的乐园吗?
牧马河是滹沱河的支流,自西向东从家乡流过。春夏秋三季,河水哗哗地流着,灌溉着两岸数以万计的农田。
每当汛期来临,牧马河掀起巨大的波涛滚滚向前,混浊的河水冲刷着河槽,荡涤着两岸,激起一朵朵浪花,像一条巨龙蜿蜒前行。河水汹涌澎湃,溢出了两岸,灌满了沟渠。在阳光的照射下,河面泛起一片片鳞甲,闪闪发光。每当水流平静的时候,小朋友们就脱光衣服,光着屁股扎进河里,“扑通”声此起彼伏。他们用两只小手往旁边划拉着,双脚上下踢打着狗刨。有时,站起身子双手拨水泼向别人,打起了水战,在这里享受到无穷的乐趣。
河岸是一丈多高的沙堰,横截面呈梯形状。沙堰上密密麻麻种植着垂柳,柳条在微风的吹拂下飘荡,拂在人脸上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柔滑舒畅。沙堰上长满杂草,有蒿草、蒌芽、蓿段、蒲公英、蒲粒粒等。小朋友们把艾蒿拔起来,捆绑在一起,到了晚上,蚊子嗡嗡嗡叫起的时候,点燃艾蒿,浓烈的烟雾熏得蚊子魂飞魄散。蓿段的叶子是一段一段的插在一起,只要用两手轻轻一拔,沿着节就分成两段。蒲粒粒有颗粒状的根瘤菌,用手慢慢地挖尽根部的沙土,带出根来,小朋友们就往嘴里塞,嚼得有滋有味,觉得很好吃。最有趣的是捉小鸟了:小鸟把巢安在蒿草根部,鸟巢像燕窝一样,几乎就是圆规画出来的;鸟蛋跟现在市面上卖的鹌鹑蛋一样大小,一个鸟窝里有六七颗鸟蛋;孵出小鸟十几天后,只要人走到鸟窝跟前,小鸟就张开红红的嘴巴吱吱地叫着,向人要吃的。这时,小朋友们就把小鸟捉回家,养在笼子里,听它们清脆婉转的叫声。
紧贴沙堰的田地里有农民种植的红柳,一片一片的。柳条倒垂,鲜红鲜红的,用刀切开,断面瞬间渗出了滴滴“血水”,让人不寒而栗。秋收时,红柳也收割完毕。农民们把红柳浸在沸水里反复煮熬,然后捞出,晒干,剥皮,就可以编成簸箕、柳筐、笸箩等日常生活用品。这些农具不仅拿在手里轻便,而且比现在铁皮做的农具的寿命要长得多。
春秋时节,河水很浅,形成窄窄的细流。河水里游着小鱼和虾、鳖等,它们经常从腿部滑过。为了抓住小动物,小朋友们开发智慧,集思广益,从干流旁边斜引一条浅浅的水渠,水渠尽头挖一个小坑。河水缓缓地流进小坑,小鱼和虾、鳖等动物悠哉悠哉,像欣赏风景一样鱼贯而入。这时,小朋友们就弯腰弓背,把交叉的双手放进水里,像渔网一样捞住了水里的动物,养在罐头瓶里,每天对着它们嬉笑取乐。河床边缘,沙堰两旁,有许多人牵着牲口喂草,这可是小朋友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他们走进牲口,一跃而起,骑在骡马驴身上,猛抽一鞭,牲口在沙滩上奋蹄疾驰,腾起一阵烟雾。小朋友们陡然觉得自己威风凛凛,像一溜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骑兵,把眼前的一草一木看作无恶不作的敌人,挥舞镰刀,左砍右削,如入敌阵,那种感觉远比现在驾驶着奔驰宝马过瘾。有时被牲口撂在沙滩上,感觉身下软绵绵的,就势打几个滚,仰面朝天呆一会儿,不想起来。
冬天同样有趣。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小朋友们就用几块木板并在一起,下面钉两个拔钉,做成冰车,再用两根筷子粗的钢筋,一头插在圆形木棍里,另一头磨尖做成冰锥,盘腿坐在冰车上面,拿冰锥往后45度角在冰上一插,冰车“唰”的一下就勇往直前了,大家在冰上你追我赶,像开着坦克战斗。还有人做成两只冰鞋踩在脚下,长长的冰锥在冰上轻轻一点,冰鞋载着人滑向远方,像电影《林海雪原》里的解放军战士,弯着腰在冰上飞驰,那种感觉真是惬意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