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访谈录

中国儿童资源网

穿越时空的访谈录

 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初一95班王晋飞

指导老师:高淑英
     今天,【百家讲坛】又开始播放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讲解《弟子规》了。说起《弟子规》,我还是略知一二。:《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
       今天,我带着很多对《弟子规》的问题穿越时空到清朝,准备采访《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
       哦,迎面走来的,不正是李毓秀吗!我与同行记者准备好麦克风,摄像机。
       我:你好,我们是来自2011年的记者,想采访一下你!
       李毓秀:(下文简称李)2011年?记者?采访?什么呀,我不知道!
       我:(不好意思地笑笑)这些问题没办法与你解释。哦,对了,我问你几个问题,你会回答吗?
       李:哎,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好了你问吧!
       我:(充满希望)不愧为秀才,爽快!请问,你为什么要编写《弟子规》呢?也就是《训蒙文》。
       李:(扬扬撒撒)这个问题吗!?是因为孔圣先师给我们的启示。这些文化很好,可以教育后人敦伦尽份,防邪存诚。
       我:那么为什么要将入则孝这一篇章放在第一呢?
       李:这是学生主修的第一门课。入是在家,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善事,一个是心,一个是侍。心即使心里要念念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侍即是念念都要照顾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为先。
      我:那为什么把余力学文这一篇章放在最后呢?
      李:文指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就是除了以上六门主修课以外,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要好好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这是辅修,文以载道。
      我:那编排顺序有没有参照什么呢?
      李:有的。我参照的是《论语·学而篇》中的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意。
      我:谢谢你,李大秀才!再见!
      李:再见!后会有期!
      采访后语:《弟子规》是教育孩子们做人的最好典范。这是一部十分有助于孩子学习的传统经典。
      至要莫如教子!
      至业无如读书!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