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实验中学初一95班 冯宇斐
指导老师:高淑英
捧着那本淡黄的经典,感到陌生,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弟子规》,在以前,我还不知道有《弟子规》呢!
《弟子规》是清朝的李毓秀所作,全书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主要的七部分。在我刚开始背的时候,也觉得有些无聊,渐渐地,我发现书中句句珠玑,时不时的便会脱口来上几句:“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每句话都富有哲理性,为那些不良风气做了拘束,是啊!这是一本古代的经典,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华,大家不要认为过去很多文化应该丢弃,其实不然,有很多的传统文化不仅跟得上时代,而且还是应该永远保留的呢。而现在能够背会整本《弟子规》的又有多少呢?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就这样被活生生的抛弃了,这些文化将如何在我们这一代子孙下发扬滋长呢?
或许人们会认为学习这些传统文化意义何在?请听我娓娓道来。
《弟子规》其实是十分有哲理的,从孝顺父母到努力学习,哪一点不是十分重要的?当我理解到了全书的一半时,就觉得应大力推广。如此重要的内容,却没有多少人愿意诵读。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而在今天可以说是“半部《弟子规》治天下了吧”。
《弟子规》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可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入则孝”这一段,它使我明白了孝的含义。我真的很后悔以前对父母的个别所作所为,因此我也学会了孝顺自己的父母,不惹他们生气,更好的爱自己的爸爸妈妈。
《弟子规》给我带来的受益绝非这一点点,因此我建议大家能够重视传统文化,多了了解它,学习它,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翻开淡黄的经典,我陶醉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