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0月2日 小雨
时间无情一点也没觉察。三天假倏地竟全没影了,又要离家返校。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打湿了地,更打湿了我的心。在这个时候,我自然成了全家最中心的人物。虽然自己已是半大小伙,但却从未出过很长时间的远门,尤其是离家住校的第一周,每天只想哭。妈妈来去匆匆,早已为我拾掇好了雨具、馍菜等该拿的一切,又嘱咐着已嘱咐过的琐事:“卫卫,到了学校,一定要安心学习,不可贪玩。要注意好身体,吃好、睡好。学校的饭菜如果不香,就到外边买些好吃的,不要……”说着她又要给我取钱,我的泪禁不住再次涌了出来。“哭啥呢,一星期快得很。你一哭,妈几天都不好受。”她的眼圈也红了。十几年过去了,妈妈一直为我们缝衣、洗衫、做饭,不辍劳作,可她至今得到儿女的是什么呢?我感到脸红。人常说:娘的心在儿女身上,儿女的心在石头上。我是否真的也成了那忘恩负义的人?男人的心天生下来也许就很硬。我刚搁下饭碗,爸爸就不断地催我快走,说“雨天黑得快,早走心不慌”。爸爸讲得一定有道理,因为他向来严格要求我们,也严格要求自己。我无法忘记因我打骂人、不听话而遭他的训斥和扇嘴巴、打屁股等惩罚。为了儿女,爸爸同样操碎了心,特别是在我的学习上,他付出的努力甚至比我还大。他也常严厉地告诫我:“在学习上千万不要不懂装懂,哪道题不会,就立即问老师,老师不会,我到北京寻能人。”为了使我今年中考顺利,他也不让我下地干活,独自“汗珠子滚太阳”。遗憾的是当初我竟将好心当成驴肝肺,一次次失掉了努力的机会。
一身硬朗的爷爷,暑假大病一场,身体彻底垮了下来,说话吐字已使人难以听清,但他仍点头示意我过去。然后,又紧拽我的胳膊,不住地给我拍打身上的尘土,喃喃道:“吃好,盖好……”我不停地点头,也只想哭。我想起了我和爷爷一起走乡串村看大戏时的欢悦;也想起了我们顶撞他、骂他时的丑恶嘴脸。瞬时,爷爷似乎也记起了往事,我隐约可见他的心也在哭泣。
一向活泼好动的弟弟妹妹,这时也都蔫了下来,搭拉着脑袋,小手不停地抠着指甲。他们是否正和我一样,也在悔恨以前的错误行为呢?我想肯定是,因为大家都已经长大,开始懂事了。
天不早了。“我走了”,几乎带着哭腔,几乎不辞而别。我真的不敢回头,因为亲人们在为我送行。我听见他们正咒骂这雨天,我也怕再见他们那一双双亲切的目光。
雨又开始飘洒起来,我的心再度被打湿,也许太幼稚了,一点也不必悲伤。船儿终究要离开温暖的港湾去扬帆破浪。离开了家不要紧,重要的是不断努力,创出自己的事业并为祖国做出贡献!
[简评]
这是一则生活气息浓郁、蕴含深沉的日记。
作者以明析的线条勾勒出妈妈、爸爸、爷爷对自己温存、疼爱、严格、负责、牵肠挂肚的形象。他把家庭比做“温暖的港湾”,既反映家庭生活的温馨,又表现了像航船一样的作者不愿沉湎,要离开港湾去扬帆破浪的胸怀和抱负。真是比喻新颖,寓意深刻。布局上虽无精妙处,似乎平铺直叙,但开首提事,中间写人,收尾点晴,既给人以完整的印象,又突出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