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88班 张栋
翻遍古今书籍,凡评及蜀马谡失街亭的事都是把“狂妄自大、纸上谈兵、目无百官”等罪责加于马谡头上,甚至已被杀头仍不觉解恨。而我不以为然,我觉得,街亭失守,马谡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诸葛亮也有一定的责任。
马谡自幼饱读兵书,熟知兵法,才华横溢,并不是无能之人。当初孔明平定南部之乱,就是因为有马谡的“攻心战”,才有“七擒孟获”的神勇之举。孔明北伐中原,也是用了马谡的“离间计”,震惊长安。
可见,马谡有勇有谋,为蜀的创业和巩固立下过汗马功劳。正是如此,孔明对他深为重视,倍加抬举。难怪马谡说:“丞相待某如此,某视丞相如父”。街亭失守,是否是孔明教“子”不严,用“子”不当呢?
马谡的确狂妄自大,常以兵法炫耀自己,这也是他失街亭的病根。但如果孔明在平时严加管教,不偏信、不放纵,马谡的错误也不至发展到如此严重,甚至有可能成为卓越的将才。
刘备临终时再三叮嘱孔明,马谡不能大用。但孔明却执意“大用” 马谡,甚至铸成大祸才大悟,这是不是对先主之不忠呢?
孔明一生,以谨慎从事而闻名。但对马谡则应该是极不谨慎的一例。最后虽挥泪斩马谡,并上书自责,但作为历史的教训,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