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完美——由《霸王别姬》解读张国荣

中国儿童资源网

永恒的完美——由《霸王别姬》解读张国荣

  曾扬言不羁的心只爱找开心,快慰过了便再独行,谁知人生如戏,戏似人生,惊鸿一现后,便是霸王安在,虞姬魂归去……
  有一段时间,我静静伫望黄昏的地平线,望着那日出日落的地方,开始天真地认为张国荣其实并未离去。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哪怕是《霸王别姬》里的那一段,还在吟唱着,抽出那柄宝剑,却真的向脖子抹去。
  这是个不再有项羽的世界,他对自己小声地说;这是个虞姬注定要死去的世界,我对他大声地说。喜欢张国荣,是因为钟情于他的不羁和痴情,从心动到心痛,从痴情到绝情,从灿烂到落寞,从绚烂到沉寂,这便是张国荣最感性的一生。曾听一些学习表演的人形容,在影校每天早晨都要练晨功,绕口令、跑步、踢腿、下腰是训练常规项目,有时候一个人对着一棵树念一段台词,念着念着就泪流满面。因为哭和笑是考验表演基础的,是为了培养演员情绪的敏感度。他们哭得快,收得也快,往往是台词念完,眼泪一擦,很快就跑到食堂吃饭去了。起初是很惊异的,但后来也明白——这只是演戏而已。
  周润发有一次回答香港记者问题时说:“演戏当然需要投入,但你一定要学会——只要导演一喊‘停’,你马上要把自己从角色中抽离出来,还原回自己,想想晚上去哪儿玩,这样才不会陷进去。”
  人生如戏,只是张国荣不善于遗忘,他是一个感性的人,很多事他会舍不得忘记,“放在心上”,感性的人“心累”,心事积压太多,自己会被其所累。张国荣在《霸王别姬》中饰演一位唱虞姬的戏子,戏我不分,最终于虞姬同命,翩然飞去。席慕容有一句名诗:“今生今世,我只是一个戏子,永远在别人的世界,流自己的泪。”
  张国荣太追求完美了,那样的人生太累,甚至他都有些自恋。有一回在半岛酒店接受采访,他站起来让记者拍照,因为这样才能拍到大堂那华丽的天花板,他很开心地说,只有他这么高贵的人才配得起这天花板。他喜欢红色,说没有谁穿红色像他穿得那么好看。他的确有些自恋,对此他说:“艺人就应该自恋,应该要求自己永远保持在最佳状态。”
  张国荣的说法自有他的道理。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他对事业付出的努力。即使已经40岁,开演唱会时他轻巧利落的身姿,不输给任何一个年轻的舞蹈演员;拍电影时他细腻的表演、传神的人物刻画让许多科班出身的演员自叹不如。退出歌坛7年之后,再次复出时,他的歌喉依旧完美动人——这些都是他对自己要求严格的结果。只因为如此,一个一生追求完美人生的人注定很累,他是爱兰花的,于是在一个兰花开得格外绚烂的四月,他选择用一道凄美的弧线告别歌迷,告别世界……从此红尘不再有风华绝代;从此烟花灭,灯火黑,歌如愁,言无声,夜无眠。红尘绝恋,依依纠缠,就此化轻烟一缕,留余香一季。
  当我听到张国荣自杀这一消息后,便想起了他电影中的一段独白:“这个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它就一直飞啊飞,飞累了就去休息,它的一生只落地一次,那就是它死的时候。”我想张国荣就是一只无脚鸟。他一生都在追,都不甘平庸,不甘落于人后,都在义无反顾地追求完美,最后选择了世上最大的落差——那穿越生与死的落差。
  一抹暗红,就定格为永恒的生命。虞姬坠下,蝴蝶飞去,兰花依旧开放,活色生香的世界只会是一张洗了又洗的白布,我们这些浸染在油彩中的人们依旧在地面上如蝼蚁般描绘,色彩纷乱,努力营造自己的图画。
  萨福说:一如多星的夜色紧随灿烂如花的破晓,并将黑夜带到大地的尽头,死亡也追踪每一件有生命的事物终于将他们捕捉于尽头,使其无从逃逸。”
  人生终由命,无人可以摆脱命运的束缚,张国荣翩然飞去,留下了永恒遗憾、永恒的完美传奇。如果遗憾不是一种卓绝的美丽,为何维纳斯的断臂千年来无人续上?如果传奇不是一种决裂的悲哀,为何张国荣的一生会成为完美?有的时候我们就要告诉自己,永远都不要对生活失望,星星正因为对天空失望,才变成流星陨落。
  霸王泪洒乌江,虞姬魂随归去,归入滔滔历史的烟河,成千古慨叹的悲歌。“真的要断了过去,让明天好好继续……”
  虞姬归去,也许只因为世上已无项羽……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