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仅仅是美丽的。
当柯艾端坐在我面前的时候,这一行满含哲理的文字,仿佛凿刻在我的心头。我的阅历与经验,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为这梦幻般的时刻,就像无声的洪水将人淹没。柯艾却在冷笑。
柯艾本是个漂亮的女孩子。白哲的面孔,大大的眼睛,自然卷曲的黑发,亭亭玉立的身材,谁见了都会感受到花季少女的魅力。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与我谈话的主题竟然是死亡。
“孙叔叔,您甭劝我了,我早就想好了,我不会活过今年!”柯艾一扬左手,有些粗鲁地打断我的话。她的手腕内侧有一道重重的伤痕,那是她割腕自杀留下的标记。
这是我熟悉的柯艾吗?
我是看着柯艾长大的。她的母亲与我是同事,曾多次说起女儿爱看我写的书,还想与书中的人物见面。我清楚地记得,答应带她去见一位小歌星,却因为忙于出差而耽搁下来,心中一直有负债的不安。在单位的花园里,我常常见到柯艾跟着妈妈跑来奔去,像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也许,这便是成年人对孩子的印象,一种浮浅的甚至虚假的印象,而孩子心灵里的疯狂搏斗与沉重压力,却往往被忽略了,直至露出冰山的一角。
由于严重的心理障碍,柯艾不得不长时间休学在家,可以断言,世上决不只有一个柯艾。据新华社1995年6月11日电讯,国家“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的专家学者对东北76所学校的万余名学生进行心理检测发现: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的表现,近30%的小学生心理素质处于不及格的水平,而优秀或良好者仅占8.2%。柯艾无疑是柯艾们的代表。那么,柯艾们所在的家庭与学校,柯艾们的同学与伙伴,是否应当反思一下柯艾的悲剧呢?
校园歧视:少年的深渊
“我恨这个世界,恨这个学校,恨这里所有的人!”真想不到,一提及学校与师生,柯艾便深怀恐惧和怨恨,控诉的话语滔滔不绝。
请听柯艾的倾诉:
在我上小学以前,我也和别的孩子一样,很渴望去上学,去了解那个新的世界。然而,这个世界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美好。
上学不久,因弱视落下一个月的课,成绩跟不上,我在班里成了受歧视的对象。放学路上,有时会突然围上一群同学,他们有的抢我书包,有的揪我头发,其他孩子就一边往我身上扔土,一边叫喊着:“傻子,快打傻子喽!”冬天,下着雪,我的帽子却让别的孩子抢走,甩着玩去了,我一个人站在雪地里悄悄地哭。难道就是因为我不合群儿吗?难道就因为我的性格与别人不同吗?我不明白这些同样只有七八岁的孩子,为什么竞如此狠心。那时,家长常常问我:“你为何不告诉老师呢?”老师会理我吗?那不是我的老师,是那些“好学生”的老师,是那些受宠学生的老师,而我呢,在老师眼里不过是一个头脑迟钝的傻孩子罢了。
我至今也不会忘记那天的情景。
那天,我们全体二年级学生都要挨个去校长室考朗读。为了能得个好成绩,我早已把选中的课文练得滚瓜烂熟。终于轮到我了,一定要读好啊,我对这次口试充满信心。走进校长室,只见桌旁坐着大队辅导员李老师和张校长,我心不禁一沉。我很怕李老师,她是认识我的,记得一次她检查早读,曾因为我忘记戴红领巾和没回答出她的提问,当着全体同学的面挖苦过我。这次,我可不能再让她说我呀!李老师看了看我,问道:“你是××吧?”我点了点头,开始翻书,却听见李老师在张校长耳边小声说:“这孩子有点傻,可能脑子有问题。”我一下子呆住了,望著书上的课文,那却模模糊糊看不清。只听校长问:“还愣着干吗?怎么还不读?”我这才哆哆嗦嗦地用几乎颤抖的声音读起来。课文变得好长啊,我怎么也读不流利了,不知用了多长时间才读下来。读完,我不等校长说话就拉开屋门,跑出了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