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个暑假的时光都撒在那个叫“英国”的国度,脑海里不时可以浮现出那个城市的样子,古老而新潮,庄重而活泼,时光的辨证在诠释得淋漓尽致——伦敦。
恬淡的下午,车窗外掠过大片大片宁静的麦田,不知不觉中,银色的高速公路路锋一转,就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们的大巴被盘亘于空的大桥高高托起。那昏暗的黄色、斑驳的墙体还有钢铁灰黑遒劲的色彩都追溯着历史的久远,轰隆隆的火车声,仿佛那喷着浓烈蒸汽的猩红色火车将载着你奔向英国历史的灵魂深处。
突然想大声喊:I am in the breath of London!(我在伦敦的呼吸里)
今天伦敦的主色调是灰黑色,完全符合我印象中的伦敦。虽然早已不是多年前的雾都,但灰黑色这样沉实厚重的色彩似乎更符合她的身份——一座载着沉甸甸历史眷顾的城市。站在英国最有名的TRAFALGAR广场正中央,隔着靛蓝色的喷水池仰望尼尔逊公爵高高的塔雕——一位独臂的民族英雄洒脱自信地挥舞着剑戟,大朵大朵浅灰色的云占据着苍灰色的天空,仿佛甘愿为那凌越于空的凛然做最壮美的背景。
此行的目的是了望伦敦,直到登上伦敦眼才得以真正实现。
那座堪称世界之最的巨型摩天轮,自千禧年就屹立在泰晤士河畔,做着这座古老城市的守望者,幻化成一个浪漫唯美的符号。同行的女孩疯狂地想去伦敦眼,因为在某本书中就与伦敦眼结下了浪漫的约定。白色的摩天轮载着我在天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透过淡蓝色的玻璃搜寻每一个可以堪称伦敦的标志,回味她们背后的故事,比如威斯敏斯特小教堂,多少婚礼与葬礼都在这里举行,喜悦与悲痛将是怎样浓烈的交织啊!。
伦敦塔桥又一次心动的美丽,灰白的塔桥,蓝色的钢索,潇洒的弧线。很少在哪个建筑上看到这样纯粹的色彩,纯净透明,同天空、河水遥相呼应着。粼粼的河水搅乱了它的倒影,此时它不再是一座屹立一百多年的历史,而是生动活泼地在守望,连同白色的雄狮和独角兽,还有飘扬在桥头的大不列颠国旗——那曾经的日不落。
同时,英国人拥有自己的浪漫,伦敦的小街巷也是别有风味,路旁整齐的旅馆、酒吧、咖啡屋、花店丝毫不张扬,却有一种温馨安逸的罗曼蒂克…...古典咖啡屋比比皆是,卡布提诺的浓郁迷离会牵着你寻味而入,找个靠窗的地方坐下,仔细打量一下考究的装潢,静静聆听大提琴的浑厚沉郁,所有浪漫的情愫都在那杯泡沫丰富的卡布提诺里慢慢融化。
也许你还会找到一个同样有情调的酒吧,二层小楼,伸出长长的雨篷,二楼阳台吊着锦簇的花篮。走进圈起的围栏,找一把大大的扶手椅,把自己陷入温暖安全的扶手里喝杯啤酒,或者色彩艳丽的鸡尾酒,至于威士忌也许只有苏格兰人喜欢。从本质上说,那种浪漫唯美的欧洲风情会在不经意间轻而易举地触动东方人心底的某种情愫,就像西方人会执着地迷恋巩俐章子怡一样。如果不是时间的限制,花一整天的时间任自己迷失在小巷中,沿着马路牙漫步,从日出到日落,不急不慢,一点点体验英伦的呼吸该是何等趣事啊?。
了望伦敦,过客一般地匆匆一瞥,却载着无限美丽的回忆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