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三十年的工夫,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听爸爸妈妈说,就在这短短的三十年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不说那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也不说那桥梁道路四通入达,单说我们老百姓的穿着变化。
听奶奶说,20世纪70年代大人小孩的衣服几乎都是买了布料去定做的。当时最流行的布料时“的确良”“毛涤”“卡其布”老百姓的衣服如出一辙,款式几乎一样,颜色则以蓝、灰、黑为主,大人和小孩子的衣服只是有大小之分而已。那时候讲剪资本主义尾巴,越穷越贫越光荣,为了体现出劳动人民的“本色”,新衣服只有逢年过节或喝喜酒时才穿。往往一件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到了80年代,妈妈童年时穿的衣服开始有了花衣裳、格子布,“布票”已经淘汰。当时的电影行业开始红火起来,电影演员穿什么款式,大家就跟着做一样的款式。人们开始追求时尚,跟着潮流走,喇叭裤、健美裤、蝙蝠衫、红裙子......村里的裁缝大多都改行了,因为这时人们多是去服装店购买衣服。
随着科技的进步,90年代的纺织行业突飞猛进,服装的面料从七八十年代的“老三样”发展到涤纶、尼龙、羊绒、纯棉、蚕丝等。服装逐渐时尚化,多姿多彩的服装琳琅满目。生活中涌现出一大批驰名服装品牌,诸如休闲类的“特步”“李宁”“贵人鸟”……正装类的“利郎”“才子”……
三十年,只是一个阶段,是一个新的起点。我相信,未来必将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穿着辉煌的三十年。
点评:文章选取“人们的穿着”为切入点,以此来反映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在点滴中体现。小作者这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方式非常值得学习。另外文中“剪资本主义尾巴”“越穷越贫越光荣”等词语的运用,体现出鲜明的时代色彩,表现出作者对旧时代的了解,也说明知识面的扩展对写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