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人物大串烧

中国儿童资源网

课本人物大串烧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坐在庐山瀑布旁的小亭内,品酒吟诗。
  “不对,不对!”富兰克林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你说说,怎么……不……不对?”李白喝了酒,舌头好像打了结。
  “银河是由许多星球组成的,它是不可能落到这儿的。”富兰克林理正辞严。
  “星星是‘上帝的明灯’,正如雷电是‘上帝的怒火’一般,怎能与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不知何时出现的诺贝尔在一边忍不住大喊起来,把李白的酒劲吓醒了一半。
  “我一定会用事实来向你们证明‘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稽之谈。”富兰克林气得直跺脚。
  “年轻人,有想法就要去做,不教一日闲过矣。”一位拖着长须的老人竟从瀑布中走了出来。
  “Isee!”富兰克林像是恍然大悟,一溜烟儿地跑了。后来,他做了震惊世界的风筝实验,证明了自己。
  “你们……都是……什么人?打……扰了我的酒兴,走......走开!”李白下了逐客令。
  “只要你不赶我走,我可以为你做一件事。”诺贝尔似乎对这个潇洒的中国人很感兴趣。
  “走,我要把你们都轰……轰走。”李白对于眼前这个棕发碧眼的大个子不屑一顾。
  “轰,对,就是轰!我为你发明炸药!”说完诺贝尔也跑了。
  “有骨气,不向洋鬼子低头!”在旁边冷眼看了半天的老人终于发话了。
  “你是……是……谁?”李白是出了名的近视,有一次甚至把床前明月光看成了地上霜。
  “你可以叫我‘白石老人’。”老人说完就悄悄地走了,正如他悄悄地来,挥一挥衣抽,没带走一片云彩。
  李白根本就没注意到老人已经离开,仍然高举着酒杯,对月继续吟道:“今朝有酒今朝醉啊,快活莫过酒中仙。”
  点评:一面是文学,一面是科学;一面是醉态、狂放,一面是清醒、严谨。小作者将这矛盾对立的两面通过课本人物巧妙嫁接在一起,引发了尖锐的冲突和令人捧腹大笑的艺术效果。小朋友,你想想如果说“大串烧”课本人物,你怎样“串”。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