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刘倩这样承受双重痛苦的孩子都是在用泪水走向明天。许多少年甚至因为父母或者母亲重新另组成家庭而狠心地抛弃他们,只好跟随爷爷奶奶,没有这最后一丝温暖的少年便成了孤儿,其境遇是很艰难的。
没有温暖的环境,很容易使他们走向另外一条人生道路一个处于冷嘲热讽和歧视的环境中的少年,如果再缺少家庭的温暖,其情景将会是什么样子呢?虽然父母的过失与孩子无关,但在现实的生活中谁也不能知道究竟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心灵创伤?
在少管所和临时拘留所里,经常都有一些少年犯在用颤抖的声音讲述着他们的过去,明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少年犯。明的父亲在他3岁那年因过失罪关进了监狱。10岁那年,实在一人过不下去的母亲也重新嫁人,明虽还有母亲却和一个孤儿差不多。每天他脖子上挂着一串钥匙,吃饭也是有一顿没一顿,母亲每天来看他一趟给点钱安排一下就匆匆离去。明多少次苦苦哀求母亲留下但无任何结果,渐渐地他学会了打游戏机、吸烟,后来与一帮不三不四的人交上了“朋友”,迟到旷课也无所谓。他变得越坏同学们越是公开地骂他有其父必有其子,最后在15岁那年的一天跟着自己的“哥儿们”去撬门入室行盗,案发后被送进了少管所。
孩子们都是祖国的未来,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像这些父或母有着过失的孩子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他们,我们的社会、学校和同学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以弥合他们心灵上的伤痕。而不应该是带着一种偏见的目光和冷漠的态度去对待他们,这样,只会把他们推向另一面,使身心更受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