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智斗贪心小贩

中国儿童资源网

老爸智斗贪心小贩

  星期天,妈妈整理了一大摞旧报纸让爸爸卖掉。报纸可真不少,堆得像一座小山。
  “收废品一一”楼下传来吆喝声,爸爸赶紧把收废品的小贩叫了上来。小贩是一位外地口音的中年妇女,手里拎着杆秤和一个大个儿的蛇皮口袋。“报纸多少钱一斤?”爸爸问道。“8毛钱一斤!”小贩爽快地说。爸爸见价钱合理,就说:“您称称吧,看这堆报纸多少斤?”
  小贩麻利地把报纸塞进口袋里,口袋不一会儿就被填得满满的。小贩把秤钩挂在口袋上,用力拎起来,看了看秤杆上的刻度,大声说:“24斤!”“怎么可能?”爸爸怀疑地皱起了眉头,“你的秤一定有可题!”爸爸肯定地说。“我的秤绝对没问题,分量绝对够!”小贩理直气壮地说。
  爸爸见墙边放着妈妈测体重的地秤,灵机一动,站到上面称出自己的体重是130斤,又拎起装报纸的口袋站在上面称,将近180斤。“将近50斤的报纸,你却说只有24斤,你也太贪心了!几乎少给了一半的分量呀!”在事实面前,小贩理屈词穷,张口结舌,脸涨得像番茄。虽然口中还竭力地狡辩着,但最终还是如数付给了我们报纸钱,灰溜溜地拖着口袋下了楼。
  “老爸真棒!”我竖起了大拇指,夸赞老爸的机智,妈妈也对爸爸的表现赞赏有加。“真不知道她坑骗过多少人!也该让她好好记住这次教训了,做生意哪能这么不讲诚信!”爸爸感慨地说。是呀,做人一定要善良、诚实,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这生动的一课也令我深有感触。
  点评:从标题看,文章的重点应在“智斗”这一环节上。从文中看,作者却巧妙地运用铺垫、对比的手法使文章波澜起伏,重点突出。比如报纸“堆得像一座小山”与下文小贩嘴里的“24斤”,与实际的“50斤”相照应,小贩出价的“爽快”为下文称量上的手脚埋下伏笔;前面的“理直气壮”与事实面前的“理屈词穷”“灰溜溜”作对比,鲜明而集中地突出了“智斗”的中心。

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