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我和妈妈一早去市场买水果准备用来晚上赏月。
走进市场,人山人海,一派节日热闹的气氛迎面而来。我们好不容易才挤进水果街,只见各种水果真是琳琅满目,有殷红的苹果,晶莹的葡萄,橙黄的橘子,粉红的火龙果……叫卖声此起彼伏。
“又红又甜的大西瓜,4毛钱一公斤,4毛钱一公斤喽!”我一听,这是我最爱吃的大西瓜,这么便宜,于是,我拉着妈妈走了过去。只见一个个又大又圆的西瓜摆在地摊上,而那个卖西瓜的人,手里拿着一杆秤,不断地吆喝着。妈妈挑了一个大的让他称。那个人看了看秤杆,转了转眼说:“6.15公斤。”妈妈疑惑地看了看西瓜,又抬头看了看秤,问了一句:“够秤吗?”“缺一补十!”他理直气壮。妈妈把装在塑料袋里的西瓜拿了过来,掏出袖珍弹簧秤刚要称,只见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那个卖瓜的人麻利地夺回西瓜,顺手迅速地从筐里拿出另一杆秤,又重新称了起来,惊慌地喃喃道:“拿错秤了,拿错秤了,5公斤。”妈妈用愤怒的眼光瞄了他一眼,按5公斤付了钱。
我被眼前的这一幕惊呆了,气愤极了——他怎么可以这样做呢?我抬头瞥了那卖西瓜的一眼,他竟然若无其事地又吆喝起来,脸一点也不红。又有几个买西瓜的人围到了摊前,不知什么时候,他又换上了那杆有“秘密”的秤……
我真想上去揭穿这个秘密,可被妈妈硬拉走了。一路上,我的心总是不舒服。我想:这个卖瓜的肯定是趁今天人多,来个趁火打劫,想捞一把,但这样挣回来的钱光荣吗?今天是中秋节,很多海外乡亲都回来与亲人团聚,如果碰到这样的事,该多丢面子啊!我真希望那个卖瓜的人再也不要做这样缺德的事,再也不要丢掉我们中国人那诚实的美德了!
点评:文章写事有板有眼,有意可循。秤的秘密写卖瓜人缺斤少两坑顾客,自是本文最重一笔。但前文为何写市场节日热闹景象和西瓜又大又圆呢?原来是为人们上当作伏笔。后文写“我”对卖瓜人捣鬼的愤恨,是要揭示本文的意义。场景+事件+感受,文章叙事清晰,有脉可寻。